教师与学生-汇报PPT汇总(2003版本).ppt

  1.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与学生-汇报PPT汇总(2003版本)

学生方面 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许多调查表明:与教师关系好就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主动亲近教师;自认为教师瞧不起自己,就会主动疏远教师。 环境方面 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社会的大环境、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主要包括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 课堂的组织环境主要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学生的人数等。 1.对教师来说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2.对学生来说 (1)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 (2)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尊、自强、自爱,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3)主动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努力与教师保持良好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热点问题 热点一:“谢生宴”折射新型师生关系 2012年09月26日 12:58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日,扬州大学举办的一场“谢生宴”引起社会关注。据报道,扬州大学借助食堂的普通饭菜举办“谢生宴”,每天选出4到8名教授请大一新生共进午餐,并对新生进行一对一的半小时授课,与学生聊各自的求学经历、课堂趣事和学校生活,并在以后通过上课、电话、小聚会的形式与新生进行多层次交流,搭建师生交流的桥梁。这在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师生交流越来越少的今天,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国外也有类似的以“宴”促进师生交流的做法。如美国一些大学有“师生思想交流聚餐计划”,参加该计划的教师,或者把课程安排在中午前后,与学生在公共餐厅共进午餐;或者把课程安排在下午后半段,课后与学生共进晚餐,师生利用在公共餐厅一起进餐的机会,讨论感兴趣的问题,效果不错。 讨论: 1.大家对“谢生宴”有什么看法? 2.关于“谢师宴”与“谢生宴”的畅所欲言。 * * * * * * *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育活动中外界的一切影响必须经过学生的主动吸收和转化; 任何知识技能的领会和掌握都要依靠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教师不能代替; 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学习规律。 因此,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一)含义 (二)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影响学生发展的基本因素 (四)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三、学生的发展 (一)含义 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旧质变到新质的变化过程。 学生的发展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身体发展: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 心理发展: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认识的发展;二是意志的发展 1.顺序性和阶段性 2.稳定性和可变性 3.不均衡性 4.个别差异性 5.整体性 (二)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和阶段性 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即有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个体的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阶段性,它表现为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即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身心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 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要求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顺序,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不能一刀切。同时,由于身心发展的各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具有连续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准备,就要考虑各阶段的衔接。 2.稳定性和可变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 然而,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也就是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可变性特征。 学生身心发展的稳定性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内容、方法等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要根据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文化特点,不断革新教育内容、方法,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 3.不均衡性 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甚至同一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师要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获得最佳发展。 4.个别差异性 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其发展的过程与结果也有差异。 个体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有差异,而且在相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有个体差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