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沂-莲都区政府
《莲都区志-人物篇》
(讨论稿)
詹南司马
詹司马、南司马,名佚无考,生卒年、籍贯不详。南朝梁天监四年(505),詹司马奏请在碧湖平原西南端(今堰头村),松阴溪与瓯江大溪汇合处筑堰坝。朝廷又遣南司马共治其事。因溪水暴急,开始堰坝未筑成,后创拱坝形式得以建成,比16世纪西班牙爱尔其拱坝早一千多年。大坝木筱结构,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汇松阴溪水入堰渠,渠道自大坝至白桥注入大溪,全长23公里,灌溉土地2.5万亩。绍兴八年(1138),知县赵学老赐名“通济”。堰名沿用至今。开禧元年(1205),龙泉人、参知政事何澹“为图久远,不弗修筑”,将木筱改为石坝。百姓建龙庙祀二司马。詹司马卒,墓葬县西
南三十里。2001年7月10日,通济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浚 叶雨时
叶浚,生卒年不详,丽水县人。唐僖宗乾符(874-879)初,授崖州(今三亚)都督。广明二年(881),黄巢起义军攻下长安,时值任满返乡,途经雄州(今南雄)。闻听中原大乱,不敢度大庾岭,乃循浈水至乌迳,择地卜居于七星树下,开创叶氏基业,为南雄叶姓始祖,繁衍成雄州巨族,今占南雄全市人口十之一。
叶雨时,生卒年不详,字云兴,浚季子。英俊潇洒,喜习武,有继承父业、治乱立功之志。雨时应召入伍,以军功授千夫长,驻守乌迳。乌迳商贸繁荣,处粤赣边陲,盗贼经常出没。自雨时率部在此驻扎,盗贼敛迹,得百姓拥戴。南汉应乾元年(943)七月,雨时在白石岗与张遇贤叛军激战,壮烈殉难。南汉朝廷敕封为“都统”。当地百姓建都统庙祀之。
章德安
章德安,生卒年不详,沙溪吴村人。吴越国重臣。后晋长兴三年(932)四月,任内牙指挥使。天福六年(941)八月,钱元瓘因王府失火受惊病重。元瓘察其为人忠贞仁厚,并能决断大事,于是,召至床前,托付辅佐嫡子弘佐继王位。元瓘的养子弘侑,本姓孙。弘侑的乳母是内牙指挥使戴珲妻的亲戚,戴珲蓄谋拥立弘侑。元瓘薨,德安严密封锁消息,不发丧,并召集带甲将士埋伏在帐中。八月二十五日,以王命宣召戴珲。戴珲奉召走进王府,德安下令将其诛杀。是日,以文穆王遗命任弘佐为镇海、镇东节度使,并废弘侑为庶人,还其孙姓,幽禁于明州。九月初三日,弘佐继位,即忠献王。七年七月,德安迁内牙上都监使。上统军使阚燔排斥异己,逞强霸道,致忠献王失控。德安多次抗争,被阚燔视为敌。八年七月,阚燔逼忠献王将德安贬为处州右都监。卒,葬故里。
葛源 葛良嗣
葛源(993~1054),字宗圣,丽水县人。大中祥符五年(1012)中进士。历任洪州左司理参军、太和县主簿、德化县令、监兴国茶场、威武军节度推官、知四会县、著作佐郎、知雍丘县、秘书丞、知同安县、太常博士、通判建州、屯田员外郎、知庆成军、都官员外郎、知南剑州、司封员外郎、祠部郎中、江浙荆湖福建广南提点银铜坑冶铸钱、度支郎中、荆湖北提点刑狱等职。一生断疑难案件无数,精心推究,秉公处理,不为权贵所左右。知雍丘县时,一当宠太监骄横跋扈,殴打驿吏,任意索取财物,人将不法行为告知开封知府,知府不敢奏劾。源说:“中贵人何惮?为吾民而有陵之者,吾亦耻之。”于是,向朝廷奏论其事,犯事太监因此被贬斥。至和元年六月逝,葬丹徒县长乐乡显阳村,临川王安石作《尚书度支郎中葛公墓志铭》。宋《折狱龟鉴》、今《中国法制史》详记其事。
葛良嗣(1013~1065),字兴祖,源季子,贯开封。博知多能,屡考不第。但良嗣胸怀大志,刻励修洁,笃于亲友,慨然欲效世报国。皇祐五年(1053),41岁时中进士,授许州长社县主簿。十余年后,终究埋没于州县,未被提拔重用以死。在世时,良嗣只要听到百姓有痛苦,“欲去之如在己”;每次处理公事,即使他人不会视听的细微处,也必藏于心。许多人谈论:“兴祖且老矣,弊于州县,而服勤如此。”但良嗣认为“大仕之则奋,小仕之则怠忽以不治,非知德者也。”
葛蕴(1040年前后在世),字叔忱,良嗣次子。书法家。曾任邓州穰县主簿。与兄蘩均长于诗文,尤善书法。有时以淡墨旧纸假借古人之名戏成墨迹,传示于人,而没有人能辨别。元代陶宗仪《书史会要》记其事。
梁汝嘉 梁季珌
梁汝嘉(1096~1153),字仲谟,县城仓前人。少时聪敏,由外祖太宰何执中奏补登仕郎,后调中山府司议曹事。建炎初年,任常州武进县令。建炎三年(1129)六月,金兵进犯常州,州县官吏纷纷惊惶逃散,汝嘉则领兵民守城,金兵不敢犯。高宗闻报嘱大将张浚将其姓名刻于剑上,以备随时调用。九月,因郡守荐升常州通判,加直秘阁。为防金兵侵犯,加高加固城墙,疏浚挖深护城河。不久,金兵果然来袭,常州数万民众赖城防保全免难。绍兴二年(1132)春,升任两浙转运副使。时临安连续发生火灾和盗案,受命协理临安知府政事。汝嘉从三方面整治临安:加强防徼,连续破获盗案,盗贼敛迹;健全“火政”,并以陶瓦易茅舍,火灾亦息。临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