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腰椎管内髓外硬膜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陈明生唐.docVIP

原发性腰椎管内髓外硬膜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陈明生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发性腰椎管内髓外硬膜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陈明生唐

原发性腰椎管内髓外硬膜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陈明生 唐毅 刘亮 包长顺 王斌 杨福兵 (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泸州 64600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3%~1.5%[1]。原发性椎管内非霍奇金淋巴瘤则更为少见,目前髓内及硬脊膜外已见报道,髓外硬膜下尚未见报道,本文报告1例并结合文献对原发性椎管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分型、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为原发性椎管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提供依据。 1、2013年1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原发性椎管内髓外硬膜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患者女性,年龄为57岁,因“右下肢无力伴走路不稳3+月”就诊,神经系统查体:右侧臀部、大腿及小腿可见肌肉萎缩,右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腱反射迟钝(+)。患者经手术后病理检查,并全身检查无其他部位病变而确诊。 1.2 辅助检查:患者行头颅及全脊柱MRI检查可见L1椎体平面内髓外硬膜下梭形等信号影,增强扫描后明显均匀强化,边界清楚,相应平面脊髓受压(如图1-4所示)。影像学诊断为:L1椎体平面髓外硬膜下椎管内肿块,考虑为神经纤维瘤可能性大,脊膜瘤待排。 1.3 治疗:患者采用经后正中入路行椎管内探查、占位切除术及椎管减压术。术中肿瘤全切。术中发现:L1水平髓外硬膜下脊髓右前方多发肿瘤,肿瘤组织 源于多根神经根,神经根从肿瘤穿过,术中切除肿瘤组织,并行神经断端吻合。术后考虑诊断仍为多发神经纤维瘤,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来源)免疫组化结果: CD3(-),CD10(+),CD20(+),CD79(+),CD30(-),Ki-67(+,90%),Bcl-2(+),Bcl-6(+),MUM1(-),S-100(-)(如图5、6、7所示)。术后患者进行了规范化化疗及局部放射治疗。 2、3月患者生存状态良好,复查MRI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如图8所示)。 3、B细胞来源,T细胞来源约占5%,B细胞来源中又以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占90%[4]。光镜下表现为:相对单一形态、体积较大的瘤细胞弥漫浸润,染色质粗,核分裂多见,常见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5]。肿瘤细胞表达CD19、CD20和CD79、常见Bcl-6基因突变。本例患者同样为非霍奇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CD3(-),CD10(+),CD20(+),CD79(+),CD30(-),Ki-67(+,90%),Bcl-2(+),Bcl-6(+),MUM1(-),S-100(-)。结合Hans等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GCB及non-GCB亚型分型标准[6],本例患者CD10(+),Bcl-6(+),MUM1(-),属于GCB型,GCB型患者的预后要明显好于non-GCB型,五年生存率分别为70%和12%[6]。Bcl-2基因是细胞凋亡调节基因,它通过抑制多种因素引起的细胞凋亡使肿瘤细胞凋亡异常,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Ki-67在细胞分裂的M期表达水平最高,因此是肿瘤细胞增殖活跃的标志,与预后密切相关。Bcl-2(+)Batara JF, Grossman SA.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s.Curr opin Neurol, 2003, 16:671-675.Bachmeyer C, Kazerouni F, Langman B, Daumas L, Hessler P. [A rare cause of cauda equina syndrome: primary epidural lymphoma]. Presse Med. 2005 Sep 10;34(15):1082-3. [3] Sierra del Rio M, Rousseau A,Soussain C,et al. Primary CNS lymphoma in immunocompetent patients. Oncologist, 2009, 14:526-539. [4] Levin N,Soffer D,Grissaru S,et al. Primary T-cell CNS lymphoma presenting with leptomeningeal spread and neurolymphomatosis. J Neurooncol,2008, 90:77-83. [5] 李超.孙涛.李新钢.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46-48. [6] Camill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