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联网时代的智能家居与智能住宅小区建设
四、物联网函待解决的问题 物联网既然要“感知万物”,带来“万难”也就不足为奇了。目前物联网尚处在较低的初级阶段,某些应用甚至只是一种概念,但已可预见到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例如—— 安全层面: 系统安全、物体安全……互联网沟通的是信息、安全问题损失的是信息,信息可备份以避免损失、备份成本低廉;而物联网联的物,大多数的物是很难备份的,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涉及到生命财产的损失,特别是对需控制的物体,危险将会更大。当物联网把互联网与现实连在一起时,也把虚拟世界存在的危险带到了现实世界。在所有存在的问题中,安全问题最为突出,在应用中应予于高度重视。 标准层面 & 法律层面 &…… 标准层面:关于物联网的标准现是一片空白,连定义都尚未统一,更谈不上接口的标准化和数据模型标准化等等…… 法律层面:知识产权、个人隐私…… …… 五、物联网时代的工程设计应对——兼谈智能家居与智能小区建设 诸多方面的问题让物联网蒙上一层阴影,但诱人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令其方兴未艾——配套的专业产品不断涌现;小区域、专业应用的小范围物联网正在不断展开……那么,在一方面热潮涌动、层层推进,而另一方面又是标准缺失、产品不全,作为一个设计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不敢奢谈如何去设计建立一个物联网系统,但至少应—— 分析物联网应用的需求、可能性、当前与今后的应用范围; 充分考虑当前局部应用的安全可靠性; 为未来物联网的扩展应用预先铺设物联基础。 物联网时代的工程设计应对——兼谈智能家居与智能小区建设 。 以下就智能住宅小区的建设为例,分析探讨智能住宅小区与物联网相关的几个问题…… 内外通信 实现一种“外引内联”的双网型通信结构。 家居安防 这是最需要物联的项; 综合娱乐 这是可物联的项; ①关于 智能家居 家电控制 这是有选择物联的项。 根据智能家居的功能需求来应对物联的需求 ☆内外通信 家居通信应该包括外部和内部的通信,实现一种“外引(设置网关与外部通信、实现远程互访)内联(设置管理平台,实现内部各信息终端设备的联络和管理)”的双网型通信结构。这样的通信结构除了能满足家庭日常的多点上网及家庭娱乐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能为安防报警、设备控制等提供物联平台; ☆家居安防 家居安防是目前需求最为迫切的一项功能,其最基本的内容应包括探测(非法入侵/火灾燃气探测)、报警(紧急手动/自动探测报警)、视频监控三项功能。这是最需要物联的项; ☆综合娱乐 综合娱乐在每一个家庭里都是使用最为频繁的功能,常见的家庭娱乐项目包括视频、音频、教育、游戏等,节目来源渠道有广播、有线电视、互联网、数码存储(碟机、硬盘和各种卡)。可供使用的节目源都集中整合在智能家居设备中,各使用点通过内网平台共享资源、按需调用。这是可物联的项; ☆家电控制 智能家居时代的电器控制最少应有三种模式:远程遥控、现场遥控、电器原有的独立控制。智能家居控制功能的研发应侧重于设法用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兼容和取代电器原有的独立控制以实现远程遥控,进而开发一种可现场设置(可读写)的“一主机多副机”的数码遥控器,实现对所有入网电器的现场遥控。这是可选择物联的项。 ②关于智能小区 从小区的管理组织模式分析智能小区,才清楚小区物联的内容、范围和深度 随便询问任一个业内人士,他都能例举一堆关于智能小区的相关内容和系统,如物业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门禁及楼宇对讲系统、小区安防监控系统、ITV系统(向用户提供直播、点播、回看以及资讯、理财、游戏等综合服务)、信息发布系统、电子支付系统、数据交换系统……林林总总,让住户、物管乃至建设方(开发商)很难弄出个头绪。 其实,只要从小区的管理组织模式去分析,这个“头绪”很快就能理清。这就跟要作出一个项目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事先必须了解该项目的工艺流程是同样的道理。 小区的管理组织模式参见下图。它分为四层,由于小区管理的综旨是服务,住户位于最高层,服务带来了权利和义务,智能小区的建设内容首先应紧紧围绕“权利和义务”来配置;明了智能小区的配置,也就基本知悉了物联的内容、范围和深度。 ③关于物联系统结构的安全 、 基于网络的应用系统均可根据前端系统的状况划分为“有前端系统的系统”和“无前端系统的系统”两类――这样的概念及划分是我在2009年 “第九届中国安防论坛”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系统设计分析》一文中提出来的。 感知物联 感知万物 ——兼谈物联网时代的智能家居与智能住宅小区建设 主讲:刘振洲 导言… “物联网”从去年开始就是一个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