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1)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胡剑锋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卓越学院 电话:3400931,QQ 邮箱:bhuhjf@163.com 第一节 课程简介及课堂要求 第二节 科学的健康观 第三节 心理学概述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关系 第六节 渤海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概况 第一节 课程安排及课堂要求 一、课程介绍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安排 课程8周,16学时 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人格塑造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学业规划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大学生压力及其挫折应对 大学生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大学生性与恋爱心理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三、课堂要求 1、期末成绩=20%出勤+20%课堂表现+20%平时作业+40%期末论文 2、出勤:不得缺勤,缺勤一次扣5分,3次按0分记,4次以上期末成绩不及格; 3、课堂要求:不迟到早退;不带零食进教室;不玩手机;不睡觉;不讨论课堂以外的话题;可以带平板或笔记本电脑,但只能用作课堂记录或查阅相关资料。 4、作业:按时交作业,否则作业成绩最多得分为60%,不得抄袭,否则最多得50%。 5、课后: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随时为各位服务和解答。 2.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条件和保证。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二者缺一不可。 (一)心理学定义 世界有三大谜:物质起源之谜 生命起源之谜 意识起源之谜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无机物、植物、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没有心理 灵长类:思维萌芽;人类:思维 环境:狼孩 第三节 心理学简述 (二)心理学的历史 “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 ,但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 诞生: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建立实验室。 发展:美国;二战之前,心理学的三个不同使命 (1)治疗心理疾病 (2)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 (3)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 二战期间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的原因,找到治疗和缓解的办法,来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病患。 (二)心理学的历史 中国的心理学 1900年在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就已经有《心理学概论》的课程。 1917年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验室。 文革时期,心理学处于被搁置甚至被封杀的境地 20世纪最后20年的努力,我国的心理学终于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 教育部于2011年2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文件从七大方面明确规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以此能够看出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 (三)21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 无处不在的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感觉、知觉、记忆、认知、情绪、动机、意识) 社会心理学(社会化、归因、沟通与人际、社会影响、爱情婚姻与家庭) 发展心理学(人的生长规律) 心理测量学和咨询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经济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体育心理学、艺术心理学等 (四)心理学的重要性 政府导向: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中首次阐述了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的关系 。 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十八大报告: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工作生活所需: 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能否成功,只有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而80%则是心理上的挑战。 两个水平差不多的同学,由于临考时的心理状态不同,结果最终成绩相距甚远。 心理学能让你自我调整拥有良好的心态 心理学能让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