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系统要点课件
血液系统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临床医学系 王郦 第一节 贫血 一.概念 1.贫血的标准:血红蛋白浓度(Hb)低于如下就是贫血 成年男性Hb120g/L 成年女性Hb110g/L 孕妇Hb100g/L 2.贫血严重度分类:记住中度贫血Hb60~90g/L,轻度大于90g/L,重度小于60g/L,极重度少于30g/L 二.分类: 1.红细胞合成不足 (1)干细胞不足:代表疾病 再障 (2)红细胞合成原料不足: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缺铁性贫血 缺B12、叶酸:巨幼贫 珠蛋白合成障碍:海洋贫血(地中海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 典型的就是溶血性贫血 海洋性贫血(地中海型贫血),它不但有红细胞破坏过多,还有红细胞合成不足。 3.急性失血 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 比如消化道出血 缺铁性贫血 病因 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 2.铁吸收障碍 3.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缺铁贫最常见的病因;如慢性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 临床表现 1.有贫血的表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等 2、特异的表现:(1)异食癖 (2)匙状甲(反甲) (3)吞咽困难,异物感,口舌炎 (4)贫血性心脏病(心脏杂音)。 实验室检查 1.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2.骨髓象(用于确诊):骨髓铁染色是诊断缺铁贫最可靠的依据。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和细胞内铁均明显减少。骨髓小粒染铁消失; 3.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降低500μg/L,总铁结合力是升高的3600μg/L 4.血清铁蛋白低于12μg/L可作为缺铁的依据,是缺铁贫最敏感的指标。(是首选检查) 治疗 1.补铁治疗 用二价铁——亚铁。 2.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最先是网织红细胞增多,是在开始治疗后5~10天。 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 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3~6个月。 再生障碍性贫血 是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引起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的一个综合病症(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全血细胞都减少。 病因 (1)化学因素 氯霉素 这是最常见的病因 (2)物理因素 放射线干扰DNA合成,干细胞数量减少、造血微环境紊乱。 (3)生物因素 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 再障侵泛的是CD8+淋巴胞 临床表现 诊断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2.体检一般无脾大。 3.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者没有。 4.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升高 治疗 1.急性再障首选骨髓移植。慢性急性以3个月为界; 2.慢性再障首选雄激素:如康力龙,丙酸睾酮 溶血性贫血 病因 1.红细胞内异常 (1)红细胞膜异常: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 (2)红细胞酶的异常: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 (3)血红蛋白的异常:海洋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珠蛋白异常) 2.红细胞外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临床表现 1.腰背四肢酸痛+血红蛋白尿+黄疸=急性溶血性贫血 2.慢性溶血性贫血:有贫血、黄疸、肝脾大三个特征 溶血的实验室检查 1.游离胆红素升高,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 2.红细胞寿命缩短是溶血性贫血的本质 3.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Coombs试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血中发现大量球形红细胞——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5.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 6.蔗糖水溶血试验、酸溶血试验(Ham)试验阳性、蛇毒因子溶血试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治疗 1.药物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型AIHA) 2.脾切除: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对脾切除效果最好 注意: 1.原位溶血:无效的红细胞生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血红蛋白电泳异常-----溶贫的珠蛋白异常,就是海洋性贫血; 第二节 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组织器官,使正常造血受抑制 急性白血病 一、临床表现 1.贫血 首发表现,进行性加重 2.发热 感染引起的 3.出血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最易引发DIC,DIC是M3最常见的并发症(死亡原因)。 4.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 胸骨下段压痛,急粒(ANLL)常见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急性单核细胞 白血病)最易浸润齿龈和皮肤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急淋(ALL) 肝和淋巴结肿多见于急淋(AL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