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VIP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本部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它填涂在答题卡上。) 1.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君子义以为上”;孟子曰:“义,人之正路也”;荀子曰:“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由此可知,“义”旨在确立 A.礼仪规范 B.价值准绳C.处世之道 D.施政之术 .原始儒家的君臣关系是以“义合”,所谓“从道不从君”,但汉武帝时历史上第一个“封侯拜相”的儒生公孙弘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史记》载:“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 A.儒学在民间成为“显学”B.公孙弘并非真儒者 C.儒学的法家化和政治化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3.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 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A.墨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 .汉代太学的建立,以公元前124年汉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为标志,从数十人增加到汉成帝时的3千人,东汉太学生最多时达3万人。太学教育的发展 A.宣扬了黄老“无为”学说B.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 C.提高了官员执政能力D.缓和了西汉以来的阶级矛盾 .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D.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有所为有所不为 B.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C.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D.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 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 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 .王守仁认为,“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王守仁的话 A.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B.反映了因果报应源于良知 C.体现了“格物致知”的实践论D.体现了天理良知自在人心 .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 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 1.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2.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这样,磁针既要眷顾母亲,又要留恋子女,自然就要指向南北方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介绍了我国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B.借用了阴阳学说的某些思想 C.科学地解释了磁针指南的原理D.该理论促进了指南针的发明 .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