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面向高架区域GPS导航地图匹配算法
一种面向高架区域GPS导航地图匹配算法 摘 要: 对于包含高架的城市路网,传统的GPS导航地图匹配算法准确率较低。为了弥补传统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面向高架区域的地图匹配算法。同时为了保证算法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常数时间网格索引方法,快速返回导航点邻域的路段集合;为了提高高架区域的导航匹配精度,提出了采用夹角、距离、高程、可达性四种输入参数的模糊推理方法。该算法通过在杭州市中河高架区域的实验结果表明,其相对于基准方法表现出更高的精度。
关键词: 地图匹配; 网格索引; 模糊推理; 智能交通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4-37-03
Abstract: Traditional GPS map-matching algorithms perform poorly in areas with viaducts.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is shortcoming, a new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real-time computation, a new grid index method is designed to return road segments around an observed positioning point in O(1) time.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ies in handling viaduct areas, an algorithm based on fuzzy inference is introduced, which takes four input parameters into account, including angles, projecting distances, the elevations and the reachability. The experiments as applying in the area of Zhong-he viaduct of Hangzhou city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benchmark algorithm.
Key words: map matching; grid index; fuzzy inference algorithm;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0 引言
GPS导航地图匹配是交通工程领域研究的关键技术。随着基于浮动车定位的实时路况监测技术的推广,以及大量基于位置的服务的涌现,常用的GPS匹配算法已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尤其在高架与路面重叠、交叠、平行等情形下,难以给出高精度的匹配结果。
已有的地图匹配方法可粗略概括为:距离匹配法、拓扑匹配法、概率匹配法、高级匹配法四类。距离匹配法利用导航观测点与道路之间的邻近关系,如Bernstein[1]提出的点-点匹配法。拓扑匹配法基于地理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例如 Greenfield[2]提出的基于拓扑的匹配算法。概率匹配法在观测点的周围扩展一个误差区域(椭圆或者矩形),若多条路出现在该区域,则综合运用行车方向、距离、连通性等因素决定正确的匹配,如Ochieng[3]提出的快速概率匹配算法。高级匹配法指的是Obradovic[4]提出的卡曼滤波,El Najjar[5]等提出的DS证据理论,以及Gustafsson等[6]提出的状态空间模型和粒子过滤理论等。
传统地图匹配方法一般是初始匹配加后续匹配。初始匹配的目的是确定第一个置信度较高的匹配点。后续匹配基于初始匹配,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决定后续导航点的匹配路段。但若在高架与地面道路重叠和交叠的区域,初始匹配的正确匹配率较低,可能误导后续匹配。
本文力图从两个方面提升匹配效果:①针对传统方法实时性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常数时间网格索引方法提升实时性;②针对传统方法在处理高架与路面重叠、交叠等复杂情形时的不足,通过合理利用高程信息提升精度。
1 算法框架
本文的算法框架包括四个部分:①常数时间网格索引方法;②基于模糊推理的高架区域匹配算法,对任何一个待匹配的导航点,通过模糊推理从候选匹配路段中决定最佳匹配路段;③可达性判定,以此来过滤掉候选匹配路段中不合理的匹配路段;④算法转折点的决定,当算法满足转折条件时,启动②、③相结合的算法模式。下面详细介绍各个关键步骤。
1.1 建立常数时间网格索引
建立地图索引是快速提取每个导航观测点附近候选匹配路段的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