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本管理与企业文化
人本管理与企业文化 一、21世纪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 怎样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怎样对知识工作者进行管理,是企业在21世纪面对的最大挑战。 ——《21世纪对管理的挑战》德鲁克 关于高知识人才的三个经典问题 如何吸引 如何留住 如何激励 如何吸引人才—东方电子 如何吸引人才—海尔 如何留住人才—IT企业 如何留住人才—咨询企业 如何留住人才—麦肯锡公司 1998、1999、2000三年内,员工流动率最低的一年是17%,最高的一年是22%。 面对20%的员工流动率,总裁却说“正常” 如何留住人才—传统企业 如何激励人才—传统企业 员工的激励也存在问题 以体能劳动为主的传统企业内,例如:建筑公司的民工,对老板的领导作风、价值观、对事业的理想等基本上不予考虑;有时,甚至基本的自尊需要和安全需要都无法满足,但是只要工资收入高,就甘心干下去。 如何激励人才—高知识企业 问题的提出 更现实的问题 吸引高知识人才是否必须要高工资? 只要高工资就行吗? 工资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对人才的吸引力? 员工跳槽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流动率高是一个趋势,企业将如何面对? 将管理目标定位在“降低流动率”上,还是在此基础上对管理目标重新定位? 定位在哪里? 更一般的管理问题 管理者的迷惘 二、人本管理的基础:心理 结构与行为机制 2 (一)心理结构与行为动力 1、权威的研究 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荣 格:自我、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人格类型…… 阿 德 勒:个人心理学:个人受奋力驱使追求优越适应环境 霍 尼:人格发展观:必须从文化因素上考虑人格的发展 艾 里 克 森:自我心理学:更强调自我的独立性。自我如何获得 或失去力量,如何支配个人心理发展;人格8阶段 奥 尔 波 特:《人格:心理学的解释》。动力组织、心理生理系统…… 马 斯 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第三势力…… ………… 2、整合研究之一 对心理学权威们的理论进行应用研究,对其共同点或相似点进行整合,会得出以下结论: 1、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本能”、“似本能”或“潜 意识”等概念,是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的; 2、人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需要和动机”是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的; 3、在“自我”之上,存在超越自我、直接社会取向的动机。 3、整合研究之二 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角度分析,人的行为有两大动力 系统: 一是基于“个人取向”、“自我需要”的动力系统,即为 了生存、交往、发展甚至实现自我价值而产生的动力 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自我”为中心的,一 切行为都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利益与机会; 二是基于“超个人取向”或者“超越自我”的、完全社会 化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以“社会”为 中心的,行为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的价值、社会的理想,维护的也是社会的利益。 5、整合研究之四 为了论述方便,我们把前者称为“自我动力”,后者称为“超我动力”,分别可以定义为: “自我动力”是个体为获得一定的利益或机会满足纯“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动力; “超我动力”是个体为满足社会(有时表现为组织、企业等)利益、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动力。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共同影响的结果。“自我”与“超我”有机结合,构成了人的主要动力体系。 两个动力的驱动 管理 制度 两大动力的平衡 富了和尚穷了庙 两种不平衡 富了和尚穷了庙 员工行为管理的实质 员工行为管理的主要内容: 1、使员工行为方向指向企业目标; 2、使员工行为动力足够大; 行为方向与行为动力取决于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结合而成的员工行为动力体系 员工行为管理的实质是“想办法将两大动力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并使之共同指向组织目标”。这种办法就是创造由制度体系和文化体系构成的管理环境。 组织对人的吸引力 6、整合研究之五 心 理 结 构 假 设 7、整合研究之六 畸形心理结构1 8、整合研究之七 畸形心理结构2 (二)中国人传统心理结构的形成 1、关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体系繁多,内容庞杂。探讨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结构的影响,是一个涉及面极广、工程量极大的项目。试图研究每一家文化的影响,从操作性上是不可能的。正确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在做一般宽泛性的研究基础上,对最重要的几家做深入研究与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儒家、道家、佛家等,这里只对儒家文化进行了研究,对道文化和佛文化没有涉及,这可能是今后研究需要补充的。 2、关于儒家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