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chm.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输液反应-chm

输 液 反 应; “输液不良反应”系输液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习称“输液反应”,有时临床上也称之为“热原反应”。但严格地说,“热原反应”只是输液不良反应的一个部分。临床上常见的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和空气栓塞。 ; 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一、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一、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二、防范 ;必须强调: ㈠把好药品质量关:选购质量保障体系完好的厂家产品,选购不易发生输液反应的液体; ㈡把好液体配制关:每一位护士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在操作前都养成先把液体瓶倒过来晃一晃、对着窗口看一看(看有无杂质及混浊)、把住瓶盖转一转(看瓶盖是否松动)、配好液体再晃一晃看一看的好习惯; ;㈢坚持“一人一管”、“一液一管”; ㈣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若液体瓶子太凉则不宜急用,适当升温最好; ㈤输液速度要慢; ㈥液体配伍应避繁就简,尤其中药针剂最好不与西药配伍混合,如要用,必须有文献资料支持作依据,不可凭经验或想当然。 ;三、诊断 ; 热源反应所致的寒战高热,与“速发型过敏反应”不同 。虽然二者在刚发生时都有面色苍白、胸闷、恶心等前驱表现,但前者发冷寒战更突出,约10--15分钟后面色潮红,寒战过后或同时出现高热、超高热,临床发展以分钟计,与后者相比相对较平稳;而后者的本质是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其前驱症状发生数秒、数十秒后即出现面色苍灰、恶心呕吐、冷汗淋漓、瘫倒下去、呼吸浅促、脉博细速、频死感、昏厥、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骤然哀竭,其临床过程以秒计,与前者相比要急骤得多,无寒战高热过程。 ;输液反应与速发型过敏反应的鉴别;2 急性肺水肿 由于循环血量增加, 心脏负荷加重引起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 肺部布满湿啰音。 原因:①输液速度过快, 短时间输入过多液体; ②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3 静脉炎 病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 出现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常见的原因:①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②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③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4 空气栓塞 是由于进入静脉的空气形成气栓, 随着血流首先被带到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随血液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损害较小。如空气最大,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 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 气体交换发生障碍, 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原因①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②输液导管连接不紧, 有漏气。③加压输液或输血时无人守护。④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四、处理;⒊五联用药: ①吸氧; 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0mg/kg.次); ③肌注异丙嗪25mg或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次); 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 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 5mg(小儿0.1--0.5mg/kg.次)。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 ;㈡ 急性肺水肿 ; ㈢静脉炎 ;4 空气栓塞 ;1、肾上腺素的使用问题: 输液反应伴血压急剧下降时,可以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因为肾上腺素有快速升压效应。对于原来就血压高的病人要谨慎使用,以免使血压比原来更高,导致病人病情恶化。 肾上腺素尽量不要静脉注射,因为输液反应不是过敏性休克,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能导致室颤。 2、镇静剂使用问题: 有的输液反应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烦躁,但经上述处理大多能很快安静下来,不再需要用镇静剂;对这种病人用镇静剂主要怕掩盖病情变化。; 至于输液反应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则应慎重。原因是输液反应不是速发型过敏反应,用肾上腺素违背了输液反应的病理机制,肾上腺素是儿茶酚胺类药物,有快速升压效应,用于速发型过敏反应是正确的;另外,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会使原有高血压的病人病情恶化。当然,在一时不能判断出是输液反应还是速发型过敏反应时,小心使用也未尝不可;在输液反应又合并血压急速下降时使用也是对的。 ; 至于烦躁不安时镇静剂的使用也应慎重。实践证明,输液反应经上述处理大多能很快安静下来,不再需要用镇静剂;对这种病人用镇静剂也会掩盖病情变化。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