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高效学习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思维导图高效学习法

基于思维导图高效学习法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70年代发明的新型思维工具。它实际上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以大脑中的某个知识点为思维中心,从这个知识点出发,引发出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又可以成为另外的思维中心。这种发散性的结构符合大脑工作的原理,体现了人们思维过程中的多向性和跳跃性,能够帮助人们分析问题、整理思路和快速学习。 思维导图的结构类似于大脑神经元网络的分布,便于大脑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能使想法很快产生。它使用了大脑喜欢的多色彩的思考方式,强调左右脑的协调合作。绘制者在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大量使用形象生动的图形和容易辨识的符号,而不是单一的文字。思维导图还强调以立体的方式思考,将事物之间的关系显示出来,并在基本原则相同的前提下,允许每个人绘制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思维导图。 近年来,思维导图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并逐渐被应用于学科教学过程中。我承担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立项课题“基于思维导图高效学习法的实践研究”,就是要建立一种基于思维导图的新型学习方法,充分挖掘左右脑的不同学习功能,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笔记方法、记忆方法、解题方法、复习方法、归纳方法等形成可操作的流程,形成用最少时间投入而获得最大学习成效的学习方法。 思维导图提高课堂学习的思维含量 1. 思路导图 对阅读而言,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阅读中的要点,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对写作而言,用思维导图先构思整体布局,再局部润色,能有效避免写作跑题的现象。对理科教学而言,经过思维导图的梳理,问题的求解过程就有了思维展开的印迹。 例如,观察图1中的小旗和烟囱冒出的烟,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图 1 图2所示的思维过程就是利用思维导图绘制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要素,将整个思考问题的过程环环相扣、脉络清晰地展示了出来。 2. 知识导图 主要运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以便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由于思维导图采用了图形方式帮助理解,开创了左右脑并用的可能性。主要有以下三种导图形式。 (1)放射性导图 这是一种以中心知识点为基础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图3所示的“高中物理主要内容”就是典型的放射性导图。 图 3 (2)逻辑性导图 这是一种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表达事物关系的思维方式,图4中关于“电学”的知识归纳就是典型的逻辑性导图。 图 4 (3)多级放射性逻辑导图 它是综合了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双重优点的一种新型思维方式,将图3、图4两幅思维导图有机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图5所示的“多级放射性逻辑导图”。按照这样的思路,该思维导图可以进一步以力学、光学等为中心知识点向逻辑性纵深发展。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理解整个高中物理学科内容的基本构成,也能够在某一个维度上理解知识的逻辑性发展过程。 图 5 3. 观点导图 主要运用在对一些问题的讨论上。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引导讨论的进程,因为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它从一个中心开始,每个关键词都可以成为下一个中心。当把所有的中心合起来以后,就会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放射。当思维突然僵硬时,可以在关键词或图形上加一条线,思维会再一次涌动起来,从而引导讨论的进程。 4. 记忆导图 思维导图软件开发的初衷就是帮助记忆。记忆导图用关键图形的网状连接方式形成放射性思维,充分发挥了大脑的想象力,让枯燥乏味的机械记忆方法充满了灵性和趣味。 “5+2+x”复习方案的构建 “5”是学生周一至周五在校的课堂教学活动;“2”是学生双休日的自主学习活动;“x”是学生寒暑假的学习活动。依托思维导图,整体构建“5+2+x”复习方案的方法如下。 1. 对重点、难点知识,要当堂及时反馈和矫正。按照博赞的研究,对新学习的知识,第一次复习要在10分钟时进行,可以有效地遏制记忆的衰减速度。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利用这一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做好相关的教学设计。 2. 第二次复习要在24小时内展开,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布置作业。这一次复习其实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和过多的练习,关键在于把握住这个时机,让开始衰减的记忆再一次上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第三次复习是最容易忽略的一个时间点,应该在1周时进行。传统的教学活动往往进行到了后面的新知学习的环节,1周前的知识就被失去了关注。此时,最好安排学生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一周内的知识进行一次串联,形成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