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服务业的相关理论及其模型
第三章 服务业的相关理论及其模型;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与服务业的发展
(一)概述
英国经济学家C·克拉克在17世纪英国古典经
济学家W·配第的基础之上,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化
的基本趋势,因而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二)内容
一个国家内从事三个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会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变
动,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
比重与经济增长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时便稳定
下来,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则不断增长。
;(三)不足之处
典型性和普遍性还不够
并不能完全揭示纷繁复杂的产业结构变化的总
趋势
;(四)补充和论证
1、美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就业劳动力
的比重会不断下降,前者越高,后者就越低。而
在商业和其他服务行业就业的劳动力的比例将不
断地、有规律地增长。;3、法国经济学家E·索维
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依次转移,是一种社
会地位的升级。
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劳动力从农业转向制
造业,再转向服务业。
;
(五)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的原因
1、克拉克分析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对农产品相对需求的下
降,是引起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的主因。
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但对其产品的需
求增长相对较慢。
人们对服务业产品需求的增长要快于服务业劳
动生产率的增长,因此,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
劳动力必然由制造业流向服务业。
;2、富拉斯蒂埃
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结构,生产结构的改变又
会相伴产生需求结构的改变。
生产适应强烈的消费需求,并不可避免地促使
劳动力从需求已经饱和了的产业部门转向那些需
求旺盛的产业部门。
;
二、发展路径:“内在化”向“外在化”的演进及其影响
(一)含义
消费者服务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由“非市场化”向“市
场化”演进。
(二)影响
服务业“内在化”向“外在化”的演进趋势是专业分
工逐步细化、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的必然结果。它在很大程
度上推动了服务业的独立化,扩大了服务业的规模和容量
,促进了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这些又反过来推动整个经
济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市场经济日趋深化、成熟。
还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
;
(三)生产者服务的市场化发展
1、促进因素
企业活动日趋复杂化,导致对雇员的监督日益
困难
专业化的加强和技术诀窍的变动率,使得在市
场购买某些种类的专门技能比在厂商内部生产更
有利
信息和交通费用的下降导致服务的市场交易费
用下降
在法律与工会组织的影响下,雇工的非工资费
用趋于增加
;
2、制约因素
在许多行业中,产品、工艺与销售革新的步伐,
随着信息技术及其他最新技术的利用而加快。
计算机与有关电子设备的最新发展,提高了监
督厂商雇员工作的能力,降低了管理成本。
不断扩大的厂商规模与交通运输的低廉费用相
结合,使得保持内部扩大的职业专业化成为可能。
;3、总结
如果由企业内部提供所产生的净成本大于从
市场购买的净成本,则倾向于市场化;反之,则
内部化。;(四)消费者服务的市场化分析
1、决定因素
家庭可支配收入
服务的价格
家庭妇女的社会工作参与率
;2、总结
妇女参与劳动的增加导致从市场购买服务取代
家庭自我提供服务。
对市场工作偏好的变化即妇女的就业观念变化,
工资率的上升以及用工资率表示的市场服务价格
的降低,都将会导致妇女工作参与率的提高,这
反过来又会促进市场服务取代家庭服务。
;第二节 服务业的生产率;二、质疑
现代服务业的状况与该理论提出时服务业的状
况是大相径庭的。
应该从与服务业有紧密联系的制造业的角度,
去综合评判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
服务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很少具有负的外部性,
而制造业就比较复杂了。
一些其他因素造成的扭曲。
;一、服务业发展是否适度的衡量
静态:当时服务供给是否适应区(国)内、外
对其的服务需求;
动态:推断未来的服务供给是否适应未来的服
务需求。
;
二、影响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
(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关键因素
在服务需求、收入弹性和收入水平提高,闲
暇时间增多,生产信息化、社会化和专业化不断
加深的条件下,服务需求趋于上升。;
(二)城市化水平(C)——重要因素
城市是服务业的基地,它集中了服务业的大部
分劳动力,提供大部分服务业产值
从城市功能看,它具有组织城乡商品流通,向
外辐射流通服务的功能,是市场和商业相对发达
的地区
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是服务业的最主
要行业
城市人口密集,有利于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的
服务业的发展;
(三)人口密度(P)
人口密度高,其服务需求聚集在有限的地域,就容易
达到支撑服务业行业形成和发展的起点规模
人口密度高,使单位时间内的服务需求相对密集,因
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电源管理芯片产业分析报告.pdf VIP
- 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集束化管理策略课件.pptx VIP
- 【高三上】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2023年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内含39个程序以及质量手册).docx VIP
- 关务风险管理.ppt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PPT课件.pptx
- 2025年最新征信报告可编辑模版1.pdf
- {工作手册}物资编码手册.pdf VIP
- 食品厂产品留样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