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gfh
中国近代史年代尺 1840 1894~1895 1911 1919 1924 1931.9.18 1936.12.12 1945 1949 1856~1860 1900~1901 1912 1921 1927 1934~1936 1937 1946~1949 (年)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五四爱国运动 ↑ 中国共产党成立 (开天辟地) 国共两党 第一次合作 ↓ “八一”南昌起义 (打响了打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九一八事变” 日侵略者 侵占东北 红军长征 “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日侵略者全面侵华 抗日战争胜利 重庆谈判 国共签订 “双十协定” 三年解放战争 新中国 成立 (1840~1949)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 外患: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威胁清政府统治。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加紧侵略(资本输出),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深入人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政策。 19世纪60~90年代 1898年 6月~9月 1911年 1915年后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等 孙中山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1.背景 2.时间 3. 代表人物 中国的近代化——向西方学习(共12项)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4. 代表哪个阶级思想 5. 根本原因 6. 根本目的 封建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维新派 资产阶级 革命派 资产阶级 激进派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维护封建统治 救亡图存,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7. 探索方式及性质 8. 团体与 刊物 9. 口号或 指导思想 学器物(学技术) 经济近代化 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学制度(君主立宪制) 政治近代化 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学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政治近代化 资产阶级革命 学思想(民主与科学) 思想近代化 资产阶级革命 强学会 《万国公报》 (《中外纪闻》) 兴中会(团体) 中国同盟会(政党) 《民报》 《新青年》 《每周评论》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三民主义纲领 民族 民权 民生 “民主”“科学” (“德赛”两先生) 近代化过程中人们思想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魏源为代表向西方学习,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 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科学与民主,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战争 爆发时间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影响 中国历代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p4 《马关条约》 p17 《辛丑条约》 P21-22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4年 1900年 1840年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口号 创办人 创办企业 企业性质 前期: 后期: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自强” “求富”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近代军事工业 近代军事工业 近代民用工业 近代民用工业 曾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 李鸿章 曾国藩 时间 发生的重大事件 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主要经过 中国同盟会成立 日本东京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南京 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中华民国。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1905年8月 1911年10月10日 1912年1月1日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中共七大 1.时间 2.地点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一、二、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共4项) 1922年 1945年4月 由上海转移至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 上海 延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