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第一课.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第一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对象:09海生1、流工1班 自我介绍 王新香 外国语学院就业指导员xxwang@shou.edu.cn 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成绩评定 期末 平时:出勤 作业 讨论 其它 60 40 10 20 6 4 缺课1次,扣3分,请假1次,扣1.5分;迟到1次,扣1分;讲话1次,扣2分 有效讨论1次,加2分,最多得6分。 课程开始之前,我们先做项小调查 A.有十分清晰地长远目标 B.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C.只有一些模糊的目标 D.根本没有目标 请大家在一分钟内作出选择 哈佛大学的跟踪调查结果 3% 有十分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10% 有清晰但是比较短期的目标 60% 只有些模糊的目标 27% 根本没有目标 25年之后…… 3% 全部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白手起家的精英、行业领袖等。 (25年来几乎不曾更改过自己的目标) 10% 社会的中上层。各专业领域成功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 (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状态稳步上升) 60%几乎都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27%他们几乎都在社会的最底层。 他们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什么左右你毕业10年后的价值“等级” 哈佛大学对毕业生收入研究 83% 对职业发展没有设定过目标 14% 对职业发展有清晰的目标,但没有书面记录下来 3% 对职业发展有清晰的目标,并书面记录下来。 被调查者长期收入 83% 收入作为参考基数 14% 是前者收入的3倍 3% 是第一类人工资收入的10倍。 成功人生:从制订合适的目标开始 成功的事业还需要准确的、文字性的计划 发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制定自我发展的行动计划,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准确评价个人的特点和强项,评估个人目标与现状的差距,发现新的职业机遇,突破生活的格线,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职业生涯规划是包装人生、创造个人价值的艺术。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讲 绪论 为什么上大学? 为什么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 职业生涯规划越早越好 国外生涯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大量的实践机会,让孩子们尝试扮演各种角色,对自身和外部世界都有良好的认识 国内从小重视,智力教育,只要学习好,一切OK!父母会帮着做好一切后勤服务。 国内大学阶段,开始重视这个问题,进入职场前的准备。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小 结 识别、突破人生障碍是职业发展、生涯发展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别人总是比自己做得好,进步的快? 障碍有的来自于外部(而形成于内部),如儿时的阴影(毕淑敏小故事)、失败的经历、习惯的形成、他人的态度、现实的压力。 障碍更多的来自于内部。因为,所有的追求、成功都来自于欲望,所有的障碍也来自于欲望。这些障碍在不同人身上表现不同,对于内心的欲望,有的人不知如何得到,有的人急于要得到,有的人不顾自身条件要得到,有的人不择手段要得到,由此产生了许多情绪、情结,形成思想或心理障碍。对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障碍我们往往意识不到,或者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如何去识别、去突破这些障碍呢?让我们来举例说明。 案例:《火车铁轨的宽度》——路径依赖 4.85英尺——来源于两千年前古罗马车屁股 提示: 依赖,表现在不同方面,譬如家庭依赖、学校依赖、单位依赖、群体依赖、路径依赖等。路径选择正确就有正反馈效应,反之就有负反馈效应。人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好的路径会起到正反馈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而进入良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厄运循环,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低层次状态下。 案例:《我的工作,跟我爸爸去说吧》 提示: 依赖,是中国大学生的通病,从小到大、从家庭到学校、他们习惯了依赖,并不觉得那是依赖。可是在他踏入社会的时候,正是依赖这种习惯成为他们成功的障碍。 案例:《弄坏传真机的高才生》 提示: 拥有一张大学文凭,并不等于你具备了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拥有一张大学文凭,也并不等于你能把这件事办好。弄坏了传真机、每天在办公室里打私人电话,觉得无所谓,甚至埋怨领导太小气。这不是一种很坏的行为,但是一种很坏的习气。正是这种习气导致他们第一个工作机会的丧失。如果意识不到这种习气是一种进步的障碍,他们还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