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释义——法治的含义、核心要旨、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ppt

法治释义——法治的含义、核心要旨、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治释义——法治的含义、核心要旨、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

法治意味着什么? 人类为何需要法治?法治的重要性、意义何在? 法治作为一种治理方略,其治理的首要对象应是什么? 法治需要哪些条件? 无论法治还是人治(德治),都属于政治这一大的概念范畴。 所谓政治,就是治理、管理众人之事。法治、德治只是政治的实践运行模式,是政治统治的方式。 自古至今,政治所要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权力-权利(power-rights)”的关系问题。 依政治对待二者的偏重程度不同,可以将政治类型分为民主政治和专制政治。 现代文明社会,我们追求民主政治,目的就是要让权力为权利服务。 权力——此处指国家权力,即国家、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凭借和利用其对资源的控制,以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服从其意志的一种特殊力量或影响力。 权利——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关系。它意味着自由、资格、利益。 法治的人性论基础 人到底是善是恶? 《圣经》故事……人有原罪。 中国女娲造人故事……人有道德。 儒家:“人之初,性本善。” 法家:“人之初,性本恶。” 总结:人不是天使,也不是 魔鬼。人有欲望,人性中不 可避免地会有兽性或者说是 动物性的一面。人有向善的 一面,也有作恶的可能。 抱着性善论的人主张积极的政治观,提倡德治。 这种政治观比较乐观,主张至善的政治,在治国方式上便是德治(人治),主张圣人之治,认为政治的重心在于扬善。因为人有道德、有理性,即便社会上有人道德低下,但通过圣人般统治者积极的道德教化,可以提升其德行;即便是恶人,也可以通过伸张性的公权力行为,强制性地提高其道德素质,进而让社会上的人都能行善,如此,政治能力便能最大化,最终实现高尚的、至善的德性政治。 对性善论持“幽暗意识”的人主张消极的政治观,提倡法治。 这种政治观相对悲观,主张防恶的政治,在治国方式上便是法治,对圣人之治持怀疑态度,认为政治的重心在于防恶。因为,首先,圣人并不一定总是可得;其次,即便得到,圣人也有糊涂的时候和作恶的可能;最后,即便圣人不作恶,其对人的道德教化也可能演化为对自由的强制,其权力的伸张性行为也可能蜕变为权力的滥用,以致造成道德绝对主义和政治专制主义,并且,人行善、向上进步是有止境的,而作恶、向下堕落是无限度的,因此德治把善治的目标和普通人的幸福拴在大圣人、大救星的身上,过于乌托邦,不可行。相反,法治最为务实和可行,它认为,政治不是在善恶之间的抉择,而是在大恶与小恶之间的抉择。它不轻言大善大恶、大是大非,它既宽容每个人可能犯的小恶(只要这恶还没达到一定程度,法律就对它视而不见),同时又警惕因人的不完善可能酿成的大恶,法治的好处不在于充当攀向人间天堂的通天梯,而在于抵住通向人间地狱(暴政)的顶门杠。 法治的权力论基础 一如对人性持“幽暗意识”,法治论者对权力也抱着相当怀疑和警戒的态度。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法】孟德斯鸠 “All 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 ——【英】阿克顿 “政府即使是在最佳状态下也不过是一种必要之恶,在最糟糕的状态下则令人难以忍受。……像衣服一样,政府的存在是失去纯真的标志……因为如果良心的召唤是清晰和始终如一的,而且得以不容抗拒地被遵循,人类就不需要另设立法者……” ——【美】托马斯·潘恩 “爱好权力,犹如好色,是一种强烈的动机,对于大多数人的行为所发生的影响往往超过他们自己的想象。” ——【英】伯特兰·罗素 案例:《能养政府,为何不能养猪?》、《杀鸡儆猴,猴为什么鼓掌?》 问:政府干一件坏事、错事,与一个普通人干一件坏事、错事,哪个危害更大,为什么? 温州老板坚持施粥65天被迫停止——卫生难以保障? 金融危机时,从2009年大年初五开始,在义乌打拼多年的温州老板林如新开办的施粥摊已经坚持了65天,“每天要分掉1000碗粥,2000个馒头。” 然而4月4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