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回顾与综述
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回顾与综述
组名:九久组
组长:吕娜
组员:杨妍 刘娟 张安婷 张烨 李阿兰 刘英 解晶
摘要 “隐性逃课”是大学生学习生活领域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此文献综述主要从“隐性逃课”的定义、现状、影响、原因、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回顾与综述,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我们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大学生 隐性逃课 现状 影响 原因 对策
经过近八年的高考扩招,在我国的高校中,逃课现象由原来的偶尔存在发展到现在的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虽然对于这种现象每所高校都非常重视,而且也纷纷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可以说是不顾一切
地提高学生的到课率。这对每一个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件好事,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形下“隐性逃课”应运而生。
“隐性逃课”的定义
关于“隐性逃课”的定义,我国学者有几下几种表述:
(一)吴丽华,卢森林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2008)中提出:“隐性逃课”是针对“显性逃课”而言的。所谓的“隐性逃课”就是学生按时来上课,不迟到也不早退,坐在教室里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人在曹营心在汉”,心思早已和课堂学习分道扬镳了,只顾做自己的事情(自学其它课程、听歌、手机短信聊天等等),这种来上课但不听课的现象即为“隐性逃课”。
(二)张予蜀, 袁捷, 张振玉在“‘隐性逃课’现象分析及对策”(2006)中提出:“隐性逃课”现象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隐性逃课”通常是指学生虽然没有旷课现象, 但是学生在教室内并不是认真听老师讲授知识, 而是我行我素无视课堂的存在, 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如: 小声说话、睡觉、看小说、学外语或计算机以及发短信息等。
(三)张赛斌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探析”(2008)中提出:隐性逃课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学生做其他事情,思维根本没有在课堂上,身在曹营心在汉,从出勤率看人数比较多,从心思和表现看,无心上课,在教室里“逃课”。
二、“隐性逃课”的现状
现在的大学课堂怎么了? 许多人都如此疑惑。尹海燕在“大学生逃课和隐性逃课现象的成因及对策”(2007)指出:课堂上为数不少的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或看别的书,或窃窃私语,或玩游戏机,或收发短信,或接听手机,或吃零食,或梦幽周公,老师在讲台上演单口相声,学生在台下置若罔闻。学生虽然到课但却不听课,可谓“人在而神不在”。张赛斌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探析”(2008)中提出:课堂上属于隐性逃课的具体表现有:睡觉、玩手机、发短信、听音乐、吃零食、谈恋爱、说悄悄话、看小说、看无关本堂课的专业书和考研资料、为应付点名找人冒名顶替等。邓建壮也在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动因分析及对策”(2008)中指出:所谓“隐性逃课”是指学生按时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思维根本没有在课堂上。
张建兴在“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反思”(2007)提出,根据调查,本科与专科生都存在高比例的隐性逃课现象。毕业班,本科生与专科生的隐性逃课率分别达到了89.4%与84.4%,大学生平均逃课率达到了43.6%,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隐性逃课”的影响
学者们普遍认为“隐性逃课”是一种不良的现象,例如:张赛斌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探析”(2008)中提出:隐性逃课的主要危害有:一是课堂变得乌烟瘴气。二是打断教师和学生思维,分散注意力,影响他人学习。三是不尊重他人。四是败坏学风、校风。
邓建壮也在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动因分析及对策”(2008)中指出: “隐性逃课”行为不但妨碍了正常教学秩序,而且影响了大学生知识的获得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现象有悖于高校的教育理念,应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教师的高度重视。
主要影响就是(一)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导致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和混乱生活秩序的形成。
然而,对于“隐性逃课”这一现象有些学者却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隐性逃课”并不一定都是不良现象,例如:学生们可以在课上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对于自身的发展在某一程度上是有帮助的。还有就是他们认为学生不应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下,所以在课上“隐性逃课”一下也属正常。
四、“隐性逃课”的原因
(一) 张赛斌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探析”(2008)中认为:
1.为锻炼自己、为经济利益而无心学习。不少大学生进入大学就开始为锻炼自己而利用一切机会,心思和主要精力不在学业上,利用课余做兼职,一方面想通过各种机会锻炼自己;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机会赚取日常开支,同时一部分贫困生通过这些途径赚钱以保证生活费和补贴家用,心思和精力没有放在学习上,或者是认为只要考试能过,平常无所谓,以致于上课到课堂只是应付点名和检查。
2.老师责任心不强,讲课毫无吸引力。有的老师责任心不强,上课几乎不准备教案,照本宣科,念完了事就走人,上课成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相干分析的离心式压缩机噪声源识别.doc
- 基坑降水及支护设计施工方案.doc
- 基坑围护工程技术讲座.ppt
- 基因的表达 高中生物课件 .ppt
- 基层思想政治教育.doc
-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申请执业登记表 -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登记表.doc
-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讲稿_刮痧.ppt
- 基建工程管理细则.doc
- 基层的员工要有责任心.ppt
-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课程设计.doc
- 2025年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培养员工的应变能力报告.pdf
- 2025年赋能经理赋能团队:构建一支充满活力的员工队伍报告.pdf
- 数世咨询零零信安:全球数据泄露态势月度报告(2025年3月).pdf
-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2025年上海咖啡消费趋势报告.pdf
- 3D全息投影沙盘规划设计方案以及沙盘模型制作的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pdf
-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2024年中国燃气发展目标与展望报告.pdf
- 未来移动通信论坛:11.0A通感一体赋能数字低空网络白皮书.pdf
- 2023年气候变化下的生物多样性:城市小微生境的作用不可忽视报告.pdf
- 未来移动通信论坛:2025年低空经济场景应用与通信需求白皮书.pdf
- 2023-2024年剑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年度报告(英文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