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8-外压容器
思考题 外压容器设计时的临界外压是什么?临界外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外压容器容器在进行设计计算时,验证发现p[p],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请分别予以具体说明。 15.3 外压凸性封头的设计 m—稳定系数,对于凸形封头和球壳,有关标准取m=15 Ro—凸形封头球面部分内半径或当量半径,mm。 凸形封头在弹性段内的许用外压按下式计算: 封头 椭圆形 碟形 无折边球形 Ro Ro=KDo 球面Ro Ro Di/2h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K 1.18 1.08 0.99 0.9 0.81 0.73 0.65 0.57 0.5 凸形封头设计步骤 (1)假设一名义厚度δn,则 δe=δn-C→δe/Ro (2)计算系数A (3)根据不同材料的A-B关系图,由A求得B, [p]=Bδe/Ro (4)比较p与[p] 15.4 外压锥形封头和筒体 当受压的锥形封头或锥体半顶角α60°时用相当的圆筒体来进行计算。 (1)它的直径取等于锥体大端处直径,并用D0表示 (2)它的筒长叫计算长度,按下式确定: 无折边: (图中的a和d) (图中的b) 大端带折边: 小端带折边: (图中的c) 大小端都带折边: (3)它的有效承压厚度为δe=δc-C,由于要把锥形壳体当作圆筒来计算,所以它的计算壁厚δec=(δc-C)cosα (4)其余计算步骤与外压圆筒相同。 15.5 加强圈的设计 15.5.1 加强圈的作用及结构 设计外压圆筒时,若p[p],则可用增加厚度或缩短圆筒计算长度的方法来解决。在圆筒的外部或内部设置加强圈可以减小圆筒的计算长度,此法比增加壁厚更节省材料,经济。 1.加强圈的作用 (1)有效降低容器的有效长度L (2)提高[p] (3)降低容器的δn (4)防止过多的材料消耗 2.加强圈的材料 要有足够的刚性,常用角钢、扁钢、工字钢 3.加强圈的焊接:通过最小面积焊接提高刚性 联接必须保证加强圈和筒体一起受力,联接方式常用焊接 (1)加强圈自身在进行焊接时,一定采用对接焊 (2)若加强圈安装在筒体外部,加强圈可以与筒体间可以采用连续焊接或间断焊接;焊缝总长度不小于筒体外周长的1/2,且间断焊缝最大间距不大于筒体壁厚的8倍 (3)若加强圈焊在筒内,加强圈可以与筒体间可以采用连续焊接或间断焊接;焊缝总长度不应小于内圆周长度的1/3,且焊缝间距不得大于筒体壁厚的12倍 (4)加强圈不应任意削弱或断开。如水平容器中的加强圈往往必须开一个排液用的小孔,加强圈允许割开或削弱的最大弧长间断值,可由GB150-1998查得。 15.5.2 加强圈的计算方法及步骤 (1)初定加强圈的数目和间距Ls (2)选择加强圈的材料并初定截面尺寸(按型钢规格),再计算它的横截面积As和加强圈与有效段筒体(其宽度为加强圈中心线两侧各为的距离)实际所具有的综合惯矩Is (3)求为满足稳定要求所需的最小惯矩 I 先计算B: 利用外压圆筒与球壳计算图15-5到15-7,从图的右方找到已定B值,查A;若无交点,则按下式计算A: (属弹性阶段)。 计算所需的最小惯性矩 (4)比较Is与I,若Is≥I所选加强圈能用;若IsI ,则加大加强圈的尺寸,直至Is≥I 为止。 * 上述根据公式计算时,在没有肯定圆筒的临界应力之前,就不能直接计算。因为E值无法确定。如果,这时所发生的临界应变与临界应力之间虽然还可用σ=Eε来表示,但E值已不是手册中查得的弹性模量,而是称为当量弹性模量,必须有材料拉伸试验时所得到的σ-ε曲线中取得。 外压容器设计 15.1 概述 15.2 外压薄壁圆筒的厚度设计 15.3 外压封头的厚度设计 15.1 概述 15.1.1 稳定的概念 所谓稳定是就平衡而言。平衡有稳定的平衡与不稳定的平衡。小球处于凹处A或C,它所具有的平衡是稳定的;小球处于曲面的顶点B处,虽然也可处于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不稳定的,只要有微小的外力干扰使它离开B点,它就不会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 15.1.2 “稳定”问题实例 1.压杆 拉杆不失稳 压杆可能失稳 影响压杆稳定性的因素 1.杆件的柔度L/D(长度直径比) 2.杆件材料的机械性能,E 3.由外载荷F引起的σ(杆件内应力) 2.外压容器的失稳 外压圆筒的横向与轴向失稳(e)的变形 使外压圆筒从在圆的形状下能够维持稳定的平衡过渡到不能维持稳定平衡的那个压力,称为该外压圆筒的临界压力pcr。 (1)筒体几何尺寸 a. L/D0有关 b. δe/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选】7.1按劳分配为主体_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优质课).ppt
- 【精选】7 物象空间的表达.ppt
- 【精选】7-2 四种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ppt
- 【精选】7.1特殊保护.doc
- 【精选】7.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ppt
- 【精选】7.1:按劳分配为主体_多种分配方式并存(wzm).ppt
- 【精选】7.2 复化求积公式.ppt
- 【精选】7.3 串联电路.doc
- 【精选】7.2财产留给谁.ppt
- 【精选】7.3-7.4信息安全.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