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主要教义.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教的主要教义

四,道教的主要教义 1,道体论(本体论) 1.1,道体德用;1.2,老子即道;1.3,三洞宗元;1.4,生道合一。 2,道性论(性质论或认识论) 2.1,道法自然;2.2,道性自然;2.3,修性复性。 3,修道论(实践论) 3.1,仙道可学,积学修真。3.2,多闻博学,不如体真。 3.3,信道守戒,积善成功。3.4,性命双修玄又玄。 4,得道论(理想论或境界论) 4.1,神仙不可以伎致;4.2,法有三乘;4.3,仙有五等。 1,道体论 1.1,道体德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际。通而生之谓之道,畜而成之谓之德(玄纲论). 道以物为体,物还以道为体(道体论). 道体论 1.2,老子即道 老子道也,乃生于无形,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东汉圣母碑)。 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老子想尔注) 道体论 1.3,三洞宗元(玄) 三洞之元,本同道气,道气惟一,应用分三。 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又从三元变成三气,又从三气变生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其三元者,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从混洞太无元化生天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大洞之迹,别出为化主,治在三清境。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云笈七签). 道体论 1.4,生道合一 生,道之别体也。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想尔注》) 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而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太上老君内观经》)。 道性论 2.1,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自然,与道同号而异体。(《想尔注》) 虚无生自然,自然生道。道生一…(《西升经》) 佛家诘难:道大还是自然大。(《古今佛道论衡》) 道性论 2.3,修心复性: 夫人之正性,本自澄清,和气在躬,为至柔也。及受形之后,六根爱染,五欲奔驰,则真性离散,失妙本矣。(唐玄宗) 存想坐忘,修心复性(《天隐子》) 道性论 2.2,道性自然 众生道性,不一不二,究竟平等。(《想尔注》) 道性众生,皆与自然同也。《玄珠录》 自然者,本无自性。既无自性,有何作者?作者既无,复有何法?此则无自无他,无物无我,岂得定执以为常计?(《道教义枢》) 法自然,言道之为法自然,非复仿自然也。《西升经》所谓“虚无生自然,自然生道”,妄生先后之义。自然者,妙本之性,性非造作,故曰自然。(唐玄宗《道德真经注》) 修道论 3.1,仙道可学,积学修真 神仙体虚,可学而致。(《抱朴子内篇》) 道不远人,人自远道。(刘一明《通关文》) 神仙,特受异气,禀之自然,若积学所能致。(吴筠《神仙可学论》) 修道论 3.2,多闻博学,不如体真 因学知道,悟理忘言。俗学伤性,绝学无忧。悟教之善,在于修行。体悟了道之人,在于精一,不在多闻。(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 吕曰:“古今养命之士,不得长生而升仙者,何也?”钟曰:“法不合道,以多闻强识,自生小法傍门,不免于疾病、死亡,犹称尸解,迷惑世人,互相推举,致使不闻大道。虽有信心苦志之人,行持已久,终不见功,节序而入于泉下。呜呼!”(《钟吕传道集》) 修道论 3.3,信道守戒,积善成功 仙士与俗人,同知畏死乐生,但所行异耳。俗人莽莽,未央脱死也。俗人虽畏死,端不信道,好为恶事,奈何未央脱死乎!仙士畏死,信道守诫,故与生合也。 欲求仙寿天福,要在信道,守诫守信,不为贰过。(《老子想尔注》) 道性论 3.4,性命双修玄又玄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夫变化之道,性自无中而有,必藉命为体;命自有中而无,必以性为用。性因情乱,命逐色衰。(《丹经极论》) 命要传,性要悟,入圣超凡由汝做,三清路上少人行,六道门中争入去。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吕祖志》) 得道论(理想论或境界论) 4.1,神仙不可以伎致(罗隐) 世间伪伎常称道教(老子想尔注) 神仙不可以伎致,凤凰不可以意求。伎可致也,则黄帝不当有崆峒之学。意可求也,则仲尼不当有不至之叹。(罗隐《甲乙集》) 得道论 4.2,法有三乘(成) 人仙不出小成法,地仙不出中成法,神仙不出大成法。是此三成之数,其实一也。用法求道,道固不难。以道求仙,仙亦甚易。 安乐延年之小乘法、长生不死之中乘法、超凡入圣之大乘法。(钟吕传道集) 得道论(理想论或境界论) 4.3,仙有五等 《庄子》: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升玄经》卷十及P3341: 得道之品,莫不有三,上得神仙,中得泥丸,下得延年。 得道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