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导论第二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导论第二版

客體關係與自體心理學:導論(第二版) 麥可?克萊爾(Michael St. Clair)著 陳登義  醫師 譯 第七章  瑪格麗?馬勒(Margaret S. Mahler): 個體的心理誕生 一、導論 瑪格麗?瑪勒(Margaret S. Mahler),一位醫師及精神分析師,1930年代在維也納是以一位孩童分析師開始她的事業生涯。1938年,她離開維也納,搬到紐約,成為紐約州立精神醫療機構兒童服務部的一位照會精神專科醫師。在1950年代,瑪勒在紐約市的馬斯特兒童中心建立起她的觀察方面的研究。 瑪勒開始其開創性的把有關孩童期精神病用精神分析觀點加以概念化的工作。之後她擴展了範圍,把對正常嬰兒以及他(她)們的母親的觀察也包括進來(Mahler Furer,1968,p.13)。她的方法學基本上是針對母親與其嬰兒間互動的觀察。從這些母子或母女間互動的重覆、外顯行為的觀察,瑪勒推斷有所謂「前語言期的心理過程」(preverbal psychological processes)正在孩童身上發生。她的這些關於生命頭三年所發生內在心理事件(intrapsychic events)的描述和整合陳述給予有關發展和客體關係的研究一個非常重大的貢獻。 就概念上來講,瑪勒很小心仔細地把她的工作和傳統的本能模式以及梅蘭尼?克萊茵、D.W.溫尼可、雷諾?史必茲(Rene Spitz)及其他人的工作連結在一起。雖然她和其他精神分析作者們的連結,範圍從傳統的本能理論家到自我心理學家,瑪勒本人並不列入某一合宜的類別中。或許她最適合被描述為一發展學家,因為她和她的同儕研究者們(Mahler、Pine Bergman,1975,pp.5,6)運用了客體關係概念並把焦點放在人的心理誕生上面。 心理誕生不同於生物誕生。生物誕生是看得到且富戲劇性的,而心理誕生則是逐步性地揭開,所涉及的心理過程只有部分是在可看見的行為中顯露出來(Maler et al.,1975,p.3)。心理誕生是嬰兒藉由和母親的分離而個體化而成為一個個體的過程。這個分離和個體化過程大約是從4到5個月大一直進行到30或36個月大。 雖然她受正統的精神醫學和精神分析理論的滋養,瑪勒的發展模式並不同於傳統弗洛依德有關發展的本能模式。她視自體的整個進展性機體為經由共生、分離和分化(symbiosis,sepa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的種種過程。瑪勒相信人類的人格發展開始於和另一個人之間的心理融合狀態中,然後慢慢進展到分離的心理過程中。瑪勒的模式所訴諸的是暗示最早的人類存在狀態是一種連結、一種依附、一種結盟關係(connectedness,attachment and affiliation)。然而,在此意義下,她的模式又不同於丹尼爾?史登(Daniel Stern)(1985)及其他依附理論家(Ainsworth Bowlby,1991;Ainsworth et al.,1978;Bowlby,1980),他們視人類對有關連結性的意識之達成是嬰兒發展過程的終點,而不是瑪勒所認為的起點。 瑪勒認為早期共生狀態的未完成危機及殘留物和分離過程及成為個體化一樣都會終生地影響著關係。然而,瑪勒集中重點在這些臨床議題上作為之後成年期的精神病理的預測,有時候會遮蔽了純粹的發展議題。 本章集中在探討瑪勒所使用的名詞與概念,對發展階段和次階段的相關理論,以及其病理學和治療。本章的結論是一案例研究以及從丹尼爾?史登(1985)的觀點所做的一項評估。 二、關鍵概念: 1.共生: “共生”一詞是瑪勒從生物學借來以隱喻方式來指稱嬰兒在和母親無法分化時的精神內在經驗。在一原始的認知和情緒層次上看,嬰兒具有和母親融合一起的經驗,就如同和她合而為一的意象(Mahler et al.,1975,p.8)。 2.分離和個體化: “分離”指的是孩童達成一種和母親分離開來的精神內在意識。此一分離意識涉及一清楚的、自體的心理再現,是和客體世界以及客體等的(心理)再現相互區別。 “個體化”和“認同”是不一樣的,但卻相關。一個完全的認同意識感是來得較晚,是在孩童較早期的分離與個體化過程完成之後。要成為個體化必須是一種“我是”(I am)的感覺——一種存有的意識感、一種實體(entity)的意識感的覺察——而“認同”則是之後對“我是誰”(who I am)的覺察(Mahler et al.,1975,p.8)。 分離與個體化具有兩種互相牽連且互補的軌跡。個體化這一軌道包括精神內在自主性的演化,藉此孩童假設其成為(being)他或她自己的個體的各種特質。而分離這一軌道則牽涉到孩童從與母親間共生融合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