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医学辐射防护学教学课件.ppt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医学辐射防护学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医学辐射防护学教学课件

ICRP-60的辐射致癌危险系数是以原爆人群癌症死亡的EAR年增加值和ERR值为基础,通过预测模型,向5个国家进行人群转移后得到的两性平均值。 辐射致癌的潜伏期 影响人类辐射致癌的因素 宿主因素: 遗传学易感性 性别与激素 年龄与时间因素: 环境及生活因素的复合作用: 剂量学因素: 由生殖细胞的变异引起 小剂量刺激作用 适应性效应 出血的程度 Ⅰ度:只有实验室出血化验数据的变化。 Ⅱ度:可见散在性粘膜出血。 Ⅲ度:体表散在出血点或斑片状的较广泛 出血。 Ⅳ度:除体表外,身体其他各部位和器官 也出现大出血,可危及生命。 出血部位及范围 以皮肤、粘膜最多;其次各脏器,如 胃肠、肺等; 范围:点状或斑状出血,有时可发生 大面积或片状出血。 内照射放射病 由内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称为内照射放射病(radiation sickness from internal exposure),内照射放射病既有电离辐射作用所致的全身性损害,也有放射性核素靶器官的损害。 摄入方式 单次摄入 多次摄入 一次摄入后递减性吸收 长期均匀摄入 核素的吸收途径 呼吸系统的吸收 胃肠道吸收 皮肤和伤口吸收 注射引入 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分布类型及规律 相对均匀型分布:放射性核素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各器官组织。大多是机体内大量存在且均匀分布的稳定元素的放射性核素,如14C、24Na、42K、和3H等。 亲肝型分布或亲网状内皮系统型分布:主要分布于肝脏或网状内皮系统。主要是一些稀土族和锕系核素,如140La、147Pm、232Th、241Am等。这类放射性核素极易水解成难溶性氢氧化物胶体颗粒,故多被肝或其他网状内皮系统滞留。 亲骨型分布:核素沉积于骨骼。例如45Ca、89Sr、226Ra、钚及某些超钚核素、重镧系核素等为亲骨性核素。 亲肾型分布:如铀中毒时,在肾近曲细管中段出现大量密集的α径迹。某些V~VII价的放射性核素,也有这种亲肾性。 亲其他器官组织型分布:某些放射性核素可选择性地滞留于其他器官组织。如放射性碘选择性地集中于甲状腺;65Zn浓集于胰腺;90Mo集中于眼的虹膜;35S主要蓄积在关节、表皮和毛囊内;59Fe较多地分布于红细胞;60Co和131Te具有亲血细胞性分布的特点。 放射性核素在机体内的分布与滞留受化合物类型、化合价态、机体状态以及吸收和代谢途径等因素的影响。 体内核素的排除 生物半排期(Tb)指放射性核素由于体内代谢作用,随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而减少到初始摄入量一半的时间。 有效半减期(Teff)指放射性核素由于自发衰变和体内代谢共同作用而减少到初始量一半的时间。 如果某一放射性核素的物理半衰期和生物半排期相差甚为悬殊,则其Teff主要由短者决定。 内照射放射病的临床特点 病程分期不明显、潜伏期较长、病程发展缓慢 损伤部位具有选择性 进入和排出途径造成局部损伤 内照射放射病的诊断 诊断标准: 证实有过量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形成放射性核素内污染,受照情况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1)累积剂量可能大于1.0Sv,并有个人剂量档案和健康档案。 (2)放射性核素多次进入体内超过相应的年摄入量限值几十倍以上。 有放射病的临床表现。 人体内污染的判断依据 放射性核素接触史 疾病史 人体放射性测定 临床症状和检查 处理原则与救治措施 急性内照射放射病的处理原则 以抢救生命为重点,减少放射性核素的沉积、清除污染、阻止核素吸收和加速体内放射性核素排出。 依据放射性核素的类型、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进入途径等,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对症治疗,防止或减轻机体内照射损伤和远后效应的发生。 临床救治 减少吸收 加速促排 对症治疗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 放射防护标准发展概述 标准(standard)指对重复性事物所作的统一性规定,它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 标准 国际标准 国际区域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地方标准 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 第四代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IBSS》 2002年由卫生部、国家环保局和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联合发布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自2003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