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生涯规划》 刘平青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编简介 刘平青,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执教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等访学两年。目前主要从事职业生涯、员工关系、领导力开发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它项目多项。 出版著作8部。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员工关系管理——中国职场的人际技能与自我成长》(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领导力与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国职场的工作技能与领导力自我开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掌控创业型企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概论 第二章:自我与职业生涯 第三章:组织与职业生涯 第四章:环境与职业生涯 第五章:职业素质与职业生涯 第六章:情绪管理与职业生涯 第七章:道德品质与职业生涯 前言 一、课程目的 二、课程特色 三、学员寄语 一、课程目的 1、缓减学员的职业迷茫与困惑 2、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方法 3、帮助学员制订可行的生涯规划 二、课程特色 1、提出自我、组织与环境共同作用的职业生涯系统,突出自我的重要性,也强调要适应组织和环境。 2、强调职业准备、职业选择与职业过程的紧密关联性。 3、强化大学生的证据意识和规则意识。大学阶段就是不断积累证明自己优秀的证据,找工作则是举证的过程。 三、学员寄语 1、在职业准备时,寻求“思想”、“方法”与“行动”的三位一体。 2、在职业选择时,处理好“我想”、“我能”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3、在职业过程中,不断调适,努力把自己的目标变成别人的需求。 第一章:职业生涯概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职业生涯的六类型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系统 第四节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第五节 职业生涯规划工具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职业的内涵 二、职业生涯的内涵 三、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节 职业生涯的六类型 一、理智型;二、愚钝型;三、犹豫型;四、情绪型;五、顺从型;六、直觉型。 第二节 职业生涯的六类型 一、理智型;二、愚钝型;三、犹豫型;四、情绪型;五、顺从型;六、直觉型。 第二节 职业生涯的六类型 一、理智型;二、愚钝型;三、犹豫型;四、情绪型;五、顺从型;六、直觉型。 第二节 职业生涯的六类型 一、理智型;二、愚钝型;三、犹豫型;四、情绪型;五、顺从型;六、直觉型。 第二节 职业生涯的六类型 一、理智型;二、愚钝型;三、犹豫型;四、情绪型;五、顺从型;六、直觉型。 第二节 职业生涯的六类型 一、理智型;二、愚钝型;三、犹豫型;四、情绪型;五、顺从型;六、直觉型。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系统 一、自我与职业 二、组织与职业 三、环境与职业 第四节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一、职业选择理论 (一)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 (二)弗鲁姆的择业动机理论 二、职业兴趣理论 (一)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 (二)施恩的职业锚理论 三、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一)舒伯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二)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第五节 职业生涯规划工具 一、自我认知 二、环境影响 三、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章:自我与职业生涯 第一节 自我认知与职业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生涯规划的步骤 第三节 生涯规划中的误区 第一节 自我认知与职业面临的挑战 一、兴趣、专业与就业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也要知晓兴趣的真正来源 (二)专业是就业的基础,专业兴趣可以逐步进行培养 (三)就业是学习后的检验,学习能力能够成就新职业 二、学习、考证与实践 (一)大学阶段,学习无疑是首要任务,但学习不等于会考试 (二)证书在求职中具有显示度,但职场真正需要是实践能力 (三)提高实践能力的最好过程莫过于实践,但机会无处不在 三、工作、考研与出国 (一)毕业选择时,既要有主观意愿,还要分析机遇和资源条件 (二)无论是考研、出国,最终都将工作,都需要进行生涯规划 (三)工作是谋求发展,也是学习提升,工作后也可以继续学习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 一、准备阶段 (一)依据自我的感知,来界定自我 (二)从不同的层面、角度了解自我 (三)用不同的工具、方法探知自我 二、生涯认知 (一)基于职业生涯,明确自身优势 (二)立足职业认知,弥补自身不足 (三)围绕职业系统,结合实情分析 (四)明确职业选择,敲定行进方向 三、生涯规划 (一)生涯规划需要的六个步骤 (二)生涯规划需要的具体方法 第三节 生涯规划中的误区 一、需要克服的职场弱点 (一)得过且过没有激情 (二)干耗老本懒得充电 (三)兼职超标体力难济 (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五)机会来临掉头就跑 (六)寻找靠山急于表现 (七)缺乏建设性的思考 第三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