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乐美和蘩漪之比较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莎乐美和蘩漪之比较研究

莎乐美和蘩漪之比较研究   摘 要:在王尔德的《莎乐美》和曹禺的《雷雨》中,女主人公莎乐美和蘩漪都具有积极的反抗精神和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但是在深层结构上,两者却存在本质差异。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探寻差异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莎乐美 蘩漪 女性意识 黑格尔说:“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前即显而易见的差别,譬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和槐树,或寺院与教堂,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王尔德与曹禺,一个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声名狼藉的牛津圣奥斯卡、诗人、殉道者”,一个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魅力的戏剧大师,两人生活的时代迥异,人生观与艺术观也截然不同,却创造出两位在气质类型上极为相似的女性形象――莎乐美与蘩漪,充分体现了文学跨时空的碰撞与共鸣。 一 总的说来,这两个女性都具有令人恐怖的美,令人震撼的反叛精神,令人折服的女性主义意识。王尔德爱不释手的小说《逆向》中对法国浪漫主义画家莫罗创作的莎乐美的形象有这样的描绘:“美丽,性感,冷酷,毒辣,歇斯底里,俨然是淫欲的象征。”而经过王尔德再创造过后的莎乐美显然被赋予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特征――叛逆。取材于《圣经》的《莎乐美》是将一个男人杀兄娶嫂的故事改编为一个女性如何在激情中毁灭的故事。这个改编本身就凸显了莎乐美作为女性主体的强大力量。莎乐美不再是《圣经》中那个既取悦于父又听命于母的缺乏自主意识的女性,而是敢于反抗希律王、敢于争取约翰的新女性形象,她的个人意志如此强烈,以至于达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 莎乐美的反叛精神和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她对父权王权的不屑一顾和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两个方面。莎乐美拥有致命的美,正是她的美引起了希律王的邪念。在生日宴会上,希律“那颤动着的眼帘底下那双鼹鼠似的眼睛始终望着”她,还在众人面前调戏她。面对着既是一国之君又是继父的希律王,莎乐美用简短而坚决的言辞毅然拒绝,她对王权与父权的反抗、对男性欲望的抵抗丝毫不留余地。另一方面,她对约翰的追求又是十分大胆和强悍。她第一次见到约翰就直言不讳地表露了内心的欲望:“约翰,我爱上了你的身体……让我触一触你的身体。”接着她一样一样盛赞约翰的眼睛、头发、嘴,甚至毫不隐讳地要求“让我亲你的嘴”。女性在恋爱中占据这样绝对主动的地位,在今天的文学作品中都不多见。当约翰冷漠地拒绝她时,她利用希律王砍下了约翰的头,终于吻到了他的唇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这种“得不到情愿同归于尽”的绝望反抗尽管有些病态,却震撼了整个男权话语世界,包括作者本身。王尔德也是一方面“参与到一场对父权制文化的摧毁性的世纪末攻击中”,另一方面“在攻击中表现出对女性具有威胁性能量的恐惧”。 与莎乐美相比,蘩漪的血管里同样奔腾着一股野性的热流。曹禺在《雷雨括:“她有火一样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虽然依然落在火坑里,情热烧疯了她的心,然而不是更值得人怜悯与尊敬么?”蘩漪所受的压迫远比莎乐美要深重,更确切地说,压抑蘩漪的力量如此具体,像罗网一样高悬于头顶,伸手可触。蘩漪所生活的周公馆俨然是封建专制家庭的缩影,而这个家庭的家长周朴园早已在封建制度和资产阶级原始积累时的野蛮思想方式的磨砺中异化为暴戾的封建家长和冷酷自私的资本家典型。在这种环境下,蘩漪为了做一个“真正活着的女人”,情愿过着“妻子不像妻子,情妇不像情妇”的生活。在周公馆这间令人窒息的铁屋里,她像股烦躁的风冲来撞去,破坏了“最圆满”的秩序。她对周萍的不放手与其说是为了爱,不如说是对自己被压抑地位和牢狱似的环境的一种反抗。但是她的反抗败得很惨烈,因为她没有从根本上走出男权的樊篱。她虽然颠覆了贤妻良母的角色,甚至连中国女人最在意的贞操也抛弃了,但是她追求的爱依然难逃中国女性几千年为封建男权毒素所浸透的归属感。她那么依附于周萍的爱,“只要有周萍的爱,这闷死人的屋子也会使她留恋,她会安于虚伪和欺骗的不自然关系里”。在求爱而不得的时候,她那种“予及汝偕亡”的悲剧性反抗在表面上与莎乐美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本质上却有天壤之别。莎乐美始终处于话语中心,势不可挡;蘩漪却处于话语边缘,她一面在象征道德的侍萍的参照下被禁止言说,一面由于自身对男性的归依而使言说显得荒谬。最后莎乐美的死与蘩漪的疯也存在根本的差别。前者至死保持顽固与坚持,后者却体现了一种妥协与逃避。两个在表层上极为相似的女性在深层上却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传统的极大差别。 二 同样是反抗与叛逆,为什么结局和效果如此不同呢?这其中存在着多重影响因素,包括社会背景,作者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传统等,以下将一一论述。 (一)社会背景不同 把莎乐美形象放到维多利亚后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