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战神”也有春天
上世纪中叶,美国花费十几年的时间研制B-70“女战神”战略轰炸机,但“出师未捷身先死”。四十多年后,美国又有人提出“快速远程攻击机”的概念,其高速突防的思想与“女战神”一脉相承。难道,未捷先死的“女战神”也有春天?
“快速远程攻击机”是一种基于系统作战、着眼于高速突防、实施远程打击的进攻性兵器。在《美国轰炸机路线图》缺少对新型轰炸机阐述的背景下,这种概念的提出值得关注。“快速远程攻击机”虽然目前只是一种设想,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它身上看出“女战神”的影子,似乎是“女战神”的新版。因此,对比分析这两种飞机的设计思想,能够给我们更深刻的启示和更有实际意义的判断。
“女战神”未捷先死
1954年10月,美国空军构想发展具有洲际作战能力的战略轰炸机,作为B-52的后续机型,取名B-70。1957年,北美航空公司被选定为主承包商,开始工程设计。1962年,受“导弹万能论”的影响,美国国防部取消了B-70项目,遂改为研究机项目――XB-70继续研制。
1964年9月,第一架XB-70首飞,并且在第17次飞行中达到M3的速度和21500米的飞行高度。1965年7月,经过改进设计的第二架XB-70试飞成功,同样也达到了M3的飞行速度;1966年6月,第二架XB-70与一架伴飞的F-104相撞而坠毁。此后,第一架XB-70继续进行试验,1969年1月,在完成了最后一次试验飞行之后,被送进俄亥俄州的怀特,帕特森空军基地博物馆。
XB-70采用无尾鸭式布局,机身细长,小展弦比三角翼,翼尖可下折,发动机舱藏纳于机翼之下。翼展32.03米,机长59.74米,机高9.15米,起飞重量250~270吨,最大飞行M数3,航程达到120230千米,可进行2倍音速巡航。在XB-70身上,体现出许多超时代的惊人设计,主要有:率先大量使用钛合金和镍钴合金:鸭式可动前翼与主翼后缘的6块升降副翼相配合,实现纵向操纵,并产生配平正升力;巨大的楔形进气道与发动机舱在M3速度下产生强烈的激波面,恰好为机翼提供正升力,而且不产生附加阻力(即所谓“乘波飞行”的概念);翼尖在不同的飞行状态下,自动下折25°~65°,以增加飞机稳定性;采用可控制激波位置的可调进气道等等。
B-70名为Valkyrie,音译为“瓦尔基里”,国内译为“战神婢女”或“女战神”。Valkyrie原意是“选择战死”,讲的是北欧战神的12个婢女率领人间800个最英勇的灵魂,在万神之殿与恶龙进行最后的决斗。意思是,只要B-70出动,战争就到了最后的关头,其含义悲壮之极。
B-70原本计划生产250架,但在首飞之前就被判了“死刑”,可谓“胎死腹中”。B-70的下马主要有四种原因:其一,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洲际弹道导弹的兴起使这种武器失去了发展的意义:其二,苏联强大的防空系统对高空、高速目标具有致命的杀伤力;其三,造价昂贵,每架B-70当时的价格就达到5亿美元;其四,攻击精度太差,在20000米高空投弹时的圆概率误差为1.5千米,无法承担攻击时间敏感目标的任务。
“女战神”的命运常令航空界人士扼腕长叹,因为在XB-70身上体现了太多的创新。尽管后来苏霍伊设计局的T-4,以及“协和”、图-144等都大量采用和借鉴了XB-70的研究成果,但T-4算是试验验证机,图-144并未投入真正意义的航班飞行,“协和”则在2003年10月24日完成最后一次航班飞行后,退出了历史的天空。谁是“女战神”的继承者?我们从“快速远程攻击机”的设想中看到了她迎来新春天的希望。
新设想面世惊俗
“快速远程攻击机”(以下简称“M2轰炸机”)的基本设想是这样的:研制一种新型攻击机(或者叫轰炸机),该机的飞行重量为150~180吨,装载7~10吨左右、比较便宜的诸如“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等自由投放的精确制导武器,以M2的速度实施高空、高速突防,从远离战场的本土基地出发,对敌战略或战术目标实施打击。该机不加油航程为3250海里(约6000千米),其最大作战半径却可以达到4000海里,即7400千米。
典型的“本土起飞-作战-本土降落”作战想定是:空中加油机以及担负护航任务的F-22等空优战斗机提前出发,2小时后M2轰炸机起飞、爬升,然后以M2速度、20000米高度飞行2250海里(4167千米);在预定空域,降低高度至12000米,减小速度至926千米/小时,与先前起飞的加油机会合,进行第一次空中加油,加油时间持续30分钟,同时飞行250海里(463千米);接着增速至M2,高度20000米,再奔袭1500海里(2778千米)对目标实施突击。突击得手后,M2轰炸机仍以M2的速度以及20000米高度返航,并在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