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圣人为腹不为目”之三重证据解读
摘要:由于解读理论进路的差异,目前对《老子》第十二章的诠释,主要形成了养生论、人生态度论、艺术否定论和感官审美批判论四类。若将出土文物、文献资料记述和老子整体思想作为三重证据,重新考察“圣人为腹不为目”之说,可以发现感官审美批判更为切近老子的本义。而透过“为腹不为目”对后世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影响,更可清晰地看出老子对“五色…五音”等的批判,是要警惕感官和感性形象对“道”的遮蔽,同时也是要维护审美的神圣性,以避免审美的庸俗化。由此,老子强调了审美的精神性、神圣性和对素朴、自然之大美的追求。
关键词:老子;腹;目;五色;五音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5)03-0110-05
一、四类不同理论进路的解读
《老子》第十二章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在该章中,如何理解第一句,将直接影响到对第二句的解读。在第一句的解释中,对“五色”“五音…‘五味”等理解的差异在于对感官欲求的态度与程度。以“五色令人目盲”为例,河上公的解读为:“贪淫好色,则伤精失明,(不能视无色之色)。”重在强调人的态度。彭富春的解释为:“过度的五色使人的眼睛变盲。”重在强调“五色”的程度。换言之,适度的“五色”是允许的。尹振环译为:“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看不到祸福的迹象。”认为“五色”的“缤纷”程度过高影响了人的认知。同时,在美学的解读中,“五色”“五音”“五味”被强调颇多,而“驰骋畋猎”与“难得之货”没有受到充分重视。第二句是该章的核心所在,也是引发争议的关键所在。“腹”“目”以及“为腹”与“为目”,究竟是应该从字面义来理解,还是应该从引中义、象征义来把握,虽然都不会脱离“腹”与“目”的本义,但细微差异却关涉对老子哲学、美学思想的系统把握。反过来,“为腹”与“为目”的取舍,还直接影响着对“五色”“五音”等的价值判断与趣味选择。
“腹”与“目”就本义而言,就是指人的生理器官“肚子”与“眼睛”,在象征层面可以用来代表“内”与“外”,也可以引申为不同欲望的代表。加之诠释者对老子思想整体把握与认知的差异,问题意识、社会背景等的不同,结果就自然造成了对“为腹不为目”解读的多元化。就理论进路来看,这些解读的理论基础大致可以区分以下四类:
第一,以养生论为基础的解读,代表是河上公。王卡在《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的《前言》中明确认为:“《河上公章句》作为东汉黄老学者的著作,其主要内容是以汉代流行的黄老学派无为治国、清静养生的观点解释《老子》经文。”王明也曾指出:“《河上公章句》者,似当东京中叶迄末年间感染养生风尚下之制作”,“以‘治身’为主谊,此所谓治身,非修善积德之谓,乃养生益寿之谓也”。虽然关于河上公其人及该书成书时间等有争议,但对该书“养生”的主旨判断是一致的。所以,在《河上公章句》中,第十二章的标题为“检欲”,其用意即在于对人的欲望的控制,因此在“五味令人口爽”的注解中指出:“爽,亡也。人嗜于五味,则口亡,言失于道也。”在“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的注解中指出:“人精神好安静,驰骋呼吸,精神散亡,故发狂也。”正是基于“养生”的主旨,虽然在对“腹”与“目”的解释中采取的是原义,但却是借《老子》来阐明养生之思想,并非老子的本义。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注解中说“守五性,去六情,节志气,养神明”,“目不妄视,妄视泄精于外”,更明确地要求守住本性而排除人的情欲,因为情欲容易造成气的流散,气之存亡聚散则决定着人的生死。
第二,以人生态度论为基础的解读,应始于王弼。他对《老子》的注解,是以“无”立论,崇尚自然,并不讲究治H国也小注重养身:“夫耳、曰、口、心,皆顺其性也。小以顺性命,反以伤口然,故日肓、聋、爽、狂也。”所以,在“为腹”与“为目”的取舍中,他指出:“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在此,王弼实际是侣导一种崇尚自然的人生论,不为外物所役使,这电与他作为魏晋名士的生活态度是相契合的。王弼的观点为很多后世诠释者所接受与认同,其中就包括范应元、吴澄、魏源、高亨、高明、陈鼓应等。
第i,以阶级论为基础的艺术否定论解读。该类解读受到了阶级分析思想的影响,因为当时处于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占据了对美与艺术欣赏的主体,而普通百姓因为饱受压榨和剥削根本无力去进行审美活动。这种分析亦符合当时社会审美状况,并由此产生了较大影响。任继愈的《老子新释》、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等著作中关于第十二章的解读,均据此认为老子在此否定了美与艺术。
第四,以美学为基础的感官批判论解读。这是立足于对老子的整体思想的把握之上,从审美层面所进行的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静电防护培训》课件.ppt VIP
- 纳米技术在医学治疗中的应用.pptx VIP
- 保健院HIV感染孕产妇临产预案.doc VIP
- 流程管理 空分基本概念与流程组织.pdf VIP
- 创伤严重程度(AIS)(ISS)评分表(完整版).docx VIP
-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VIP
-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华东理工大学.docx VIP
- 标准图集-04S531-4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阀门井.pdf VIP
-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5课 欣赏《两颗星星》|花城版.docx VIP
- 《一例左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的患者的护理研究》5200字.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