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官僚体制学派.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官僚体制学派

ch03 現代組織理論的翻新 * (六)企業型政府組織 「企業型」政府之理念來自現代民主政治新公共管理(NPM)思潮,以破除「官僚型」(消除官樣文章)並強調顧客(民眾)至上與市場機能(公共選擇)。可見「企業型」政府具有「後官僚型典範」(the Post-Bureaucratic Paradigm)之特性,自為「政府改造」之旨趣。 3 現代組織理論的翻新 ch03 現代組織理論的翻新 * 第一節 現代組織理論的背景 第二節 開放型與有機型組織 第三節 後官僚組織理論與政府改造 第四節 學習型組織與彈性化組織 第五節 組織改造與組織精簡 個案探討 全球最大企業沃爾瑪(Wal-      Mart)百貨組織規模 ch03 現代組織理論的翻新 * 20世紀後半葉,尤其1970~1980年代以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至人文學科,均有長足的進步。不僅使組織理論學派形成「既競爭、又合作」的整合局面,也出現系統管理學派與權變管理學派等立論;而且更深更廣的「泛科際整合途徑」,更孕育現代組織理論的轉折與發展。 ch03 現代組織理論的翻新 * 本章以下多節將分別研討: 現代組織理論孕育的背景:組織社會學、組織心理學、組織政治學、組織經濟學、組織文化學的情勢。 開放型、有機型組織。 後官僚組織與政府改造論。 現代組織新型態。 學習型、網路型與績效型組織特性。 ch03 現代組織理論的翻新 * 第一節 現代組織理論的背景 以下的情勢是促成現代組織理論翻新的重要因素: 二次大戰後,科技突飛猛進,尤其資訊科技(IT)極其快速而形成「電子化」組織管理世紀。 大組織(如大政府、大企業、全球化組織)相繼出現。且從「均衡穩定」性步入「混沌變遷性」的組織情勢。 富裕社會與公義社會的環境帶來組織情勢的兼容並蓄。 公平就業機會(EEO)與弱勢優先(AA)逐漸形成組織管理的普世價值。 公民行政(取代公共行政)與消費者導向(取代生產者導向)的社會理念,逐步影響「顧客導向」型組織理論與管理實務。 ch03 現代組織理論的翻新 * 一、組織心理學(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胡桑實驗(Hawthorne Studies)時期或人群關係學派前期 後人群關係學派時期(1950~1960年代) 組織行為論(Organizational Behavior)時期 人群關係與組織行為學派不僅確立「組織心理學」之基礎,且影響及於人性化的組織設計原理。 組織心理學或另一相關組織社會心理學(Organizational Socio-Psychology),對於組織管理理論最具影響的層面,係在組織行為學領域。 ch03 現代組織理論的翻新 * 二、組織社會學(Organizational Sociology) 從社會結構角色、地位與功能的角度探索組織的層級體制與管理型態,形成組織社會學。 帕森思(T. Parsons)係著名的社會結構功能學派巨儒(Social Structural-Functionalist),亦是「社會生態學學者」(Ecology of Sociology)。帕森思認為機關組織在其客觀環境調適與適應過程中,其組織層級及調適功能為: 策略階層(Institutional Level):著重模式(型態)維護。以「模式」為主。 管理階層(Managerial Level):著重協調、整合與適應。以「整合」為主。 技術(操作)階層(Technical Level):以達成目標(Goal Achievement)為主要功能。 ch03 現代組織理論的翻新 * 三、組織經濟學(Organizational Economics) 以經濟分析內容闡述組織結構、行為與管理方式,屬組織經濟學範疇。 ch03 現代組織理論的翻新 * 組織經濟學的主要重點,可由下述各項說明之: 企業或非營利組織之所有權與管理權區隔原理 公共選擇理論(V. Ostrom: Public Choice Theory,1971年~) 交易成本論(O. E. Williamson: Transactional Cost,1985年~) 當事人代理理論(K. M. Eisenhardt: Agency Theory,1989年~) 組織的契約關係論(W. S. Hesterly: Contract Theory,1990年~) 多部門結構體(O. E. Williamson W. Ouchi. 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1990年~) 經濟的外部性(或「外經濟性」)問題,與市場失靈(Externality Economics Market Failure,1880~1990年代) 民營化與競租理論(Privatization Rent-seeking,1984~19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