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培嵩-高压氧医学临床应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高压氧医学临床应用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高压氧(HBO)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仅有百余年历史。以往因为其基础研究较薄弱和管理上欠重视,使该专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HBO涉及几乎所有临床学科,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职业病、潜水医学、老年医学、运动医学等,与上述专业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可供科学研究的领域非常宽广。所以,高压氧医学在各科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为人们的健康和生存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也必将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医林杏苑中的一朵奇葩。 三、氧舱分类 设置配备及功能 1.空气加压舱 2.氧气加压舱(全氧舱) 3.婴儿氧舱 氧舱配备:监视器、空调、负压吸引、对讲系统、照明、雾化吸入装置、生命监护系统、呼吸机、连续供氧装置、测氧仪,递物筒等. 现代高科技面临的丛林般状态 四、高压氧的作用原理 各种气体的生物生理作用,不只是取决于该气体的总压力与成份,而且与每一气体成分的分压(PO2、PCO2等)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压力的升高,呼吸混合气中气体分压也增加。 在正常呼吸空气条件下,安静状态的成年人需氧量250ml/min,呼出CO2的量与之相当。 在体力负荷/病理状态下,需氧量可通过肺通气量和分搏量的增加和血流速度的加快而增加数倍。动脉血中PO2可波动在80-100mmHg,这些主要为与Hb结合的O2和小部分溶解状态O2。当PO2在100mmHg,则几乎所有的Hb结合为HbO2,即血氧饱合度97-100%。如进一步增加血中的O2含量就只能通过O2在血浆中的溶解这一方式来提高了。 (一)高压氧条件下血液运输O2的方式发生变化,血中溶解O2量升高。不同压力下肺泡、动脉血的氧含量变化如下: 1956年荷兰学者Boerema在高压氧舱内0.3MPa下做了心脏直视手术取得成功。特别是他《无血液的生命》实验成功,于1960年发表在美国外科杂志上后轰动了世界,引起医务界广泛的兴趣和重视.这种手术和这个实验,即是根据这一理论进行的,为HBO医学的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血氧的有效弥散半径 人脑灰质毛细血管静脉端,于常压空气条件下,O2的有效弥散半径约30μm,毛细血管间距约为60μm,在0.3MPa氧压下O2的弥散半径可达100μm左右,这就使得在一般常压下无法深达的肿胀组织细胞,可获得足够的O2供、增加组织储O2量,组织储O2量由常温常压下的13ml/kg/min增加到53 ml/kg/min,循环安全阻断时间由3-4min延长到8-13min。 (三)HBO明显改善缺血缺O2组织血供氧供,增强微循环功能。 HBO作用下缺血组织的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微循环得到改善,RBC聚集减轻,变形能力增加,侧枝循环建立较早。 对脑血管的影响: 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18%),而颈内动脉系统血管收缩。这既有利于降低颅内压,又可以使上行网状结构血供改善,起到促醒作用。缺血脑组织,颈内动脉系统血管扩张 (四)HBO对细菌,尤其是对厌氧菌的抑制作用 氧对G-和G+细菌都有抑制作用。所以,可以认为氧是一种广谱抑菌剂。在0.2-0.3MPa下对脑膜炎双球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0.3MPa下对G+性菌和白喉杆菌生长可完全抑制。 高分压氧的抑菌作用机制可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方面:非特异性原理是使SH基氧化成二硫基,而SH基是许多酶类的组成部分,如辅酶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琥珀酸脱氢酶等,使酶灭活,代谢发生障碍;特异性原理是厌氧菌既缺乏细胞色素氧化酶,又缺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在HBO下它既不能从代谢中获得能量,又不能除去有氧代谢的过氧化氢,使代谢发生障碍。所以气性坏疽,口腔内感染等以HBO治疗疗效显著。 (五)HBO对禁锢于体内的气泡引起的疾病的治疗作用 通过高压使气泡体积缩小,并使气泡内压强升高,加快其溶入体液速度的过程;另外,高分压氧取代气泡中的氮,使之加速溶解到血液或体液中,经肺/皮肤排出体外,所以HBO治疗减压病和气栓症有奇效。 (六)高压氧对肿瘤治疗的影响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培嵩 谷健 乏氧是人和动物肿瘤共有的特征。实验观察与测定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实体肿瘤中均有乏氧细胞存在,一般为10%~20%,有的高达50%。 乏氧细胞大多处于细胞动力学的G0期,趋于不增殖或增殖缓慢,故对放疗和化疗都不敏感,因而常成为肿瘤难以治愈、容易复发的重要原因。肿瘤内氧合状态是一项预测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1993年Hockel等发表了第1篇关于乏氧可能是预测肿瘤患者预后指标的文章。他总结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苏2026届高三语文复习:写作课时作业.doc VIP
- 第3课《雕塑着色变彩身》-2025-2026学年岭南美版(2024)美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肾上腺囊肿的护理业务学习.pptx VIP
-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项目学习——主题活动(一) 做个小小会计师.ppt VIP
- 临时用电及防爆-授课版.pdf VIP
- CH3.5.5.11自研软件网络安全研究报告.doc VIP
- 自动扶梯调试手册YSTS-0001-C.docx VIP
- 2022年历史学研究发展报告.docx VIP
- T_CITS 233-202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用于脂溶性维生素检测通用技术要求.pdf VIP
- 中建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