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46-47认识人民币
教学准备
学具人民币、相关课件、课前小调查(查找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㈠教学目标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含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抽象、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与思维品质。
引导学生学会在熟悉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㈡教学策略
努力寻找“人文性”和“数学味”的结合点。以人民币这一特殊的材料为载体,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来上,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人民币的博大精深、人民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内涵,以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与兴趣以及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同时又能具有浓郁的数学味,尽量挖掘出人民币中所蕴涵的数学知识,并有所拓展,如:“人民币中为什么只出现1、2、5、10、20、50、100这些数呢”,还有“流通频率猜想”等等,将这些熟视无睹的现象以一个个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引入
游戏:猜一猜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猜一猜”,好吗?
出示:一个储蓄罐
问:⑴大约需要多少钱?
⑵它有什么用?
揭示课题
我们现在用的钱,就叫“人民币”。让我们一起出发,到人民币王国去看一看!
展开
㈠初步认识人民币
出示课件、了解起点
问:这些人民币王国里的成员,你都认识谁?
这么多小朋友想说,老师听都听不过来,怎么办呢?
同桌合作、初步认识
⑴出示要求:①把你已经认识的人民币说给同桌听。
②把你不认识的人民币挑出来。(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
⑵同桌交流(师巡视)
⑶班级汇报:①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最熟悉的几张?你是怎么认的?谁还有其他方法?(板书:数字、文字、图案……)
②还有哪张不认识?需要老师帮助吗?
练习反馈、巩固方法
⑴认一认
师:小朋友们,今天人民币王国的成员们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呢,你想去看看吗?
出示:
组织学生辨认,并说说方法。
⑵举一举(看哪两个同桌找得又对又快!)
请一生上台喊口令,如:10元、100元等
预设:如果学生说到“100元”,老师可问“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或作进一步启发“同样都是100元,怎么颜色、图案都不一样?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欣赏:第一套到第五套人民币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样币,给学生简单介绍人民币的发展史。
小结
师:关于人民币,你还有什么知识想介绍给大家?
(为分类作铺垫,充分展示学生已有知识)
㈡分类整理、系统认识
分类
师:太乱了,请你把它们理一理,分分类,你想怎么分?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动手操作
合作要求:
⑴先和同桌商量确定怎样分类,按什么标准分。
⑵再把人民币快速整齐地分在卡纸上,比一比,哪两个同桌整理得又快又好!
交流
预设:
⑴按材料不同来分——硬币、纸币
①组织学生谈谈硬币、纸币的优缺点。
②生活中用的比较多的是哪种硬币?
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几年以后可能会出现哪种硬币?
⑵按数字来分——1、2、5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不会出现3角、7元等面值?
⑶按单位来分——元、角、分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三个单位。
①揭示进率
出示一袋橡皮圈(里面有10根)
问:A、1元钱一袋,你可以怎么付钱?还可以怎么付?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付钱的方法)
引导得出:1元=10角
B、一根橡皮圈需要多少钱?1角钱怎么付?
引导得出:1角=10分
㈢综合运用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会使用人民币了,下面我们一起到超市看看!
出示图片:
3元 10元 15元 8角 33元
你想买什么?怎么付钱?
(同桌交流)
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王国中的那么多成员,关于它们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通过“猜一猜”初步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原有认知。并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非常自然地引出课题。
同时教育学生要将平时的零用钱攒起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据课前调查有关数据得知,学生对人民币相关知识的原有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差距很大,本班学生中在课前已经能完全正确并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占48%,能正确辨认一部分面值的占41%,完全不会的占11 %。
通过同伴互相交流、学习,充分有效地运用部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使之为课堂服务。
“欣赏”让学生对人民币的历史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了解,不仅开阔了视野,同时也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了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这个单元之前,为了让学生对学习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坑支护内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游戏》课件(整套)教学PPT(2024年秋-新教材).pptx VIP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游戏》教学课件(整套)PPT(2024秋-新教材).pptx VIP
- GBT6058-2005 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制备和内压试验方法.pdf
- GB╱T 23711.1-2009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电火花试验方法.pdf
- 7m焦炉推焦车的结构特征.pdf
- 研发领料单模板.docx VIP
- 辽宁省技工学校审批表.doc VIP
- GB 26501--2011 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 通用技术条件.pdf
- 施工放样报验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