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创新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研究.docVIP

继承与创新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继承与创新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研究   摘要: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融合了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方住宿学院的文化精髓,在传承和发扬书院精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对人类文明和教育制度的巨大贡献,其成熟的导师制、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润物细无声的非形式教育以及充满人性关怀的全人教育理念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也对建立我国现代书院制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   关键词: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书院精神;通识教育;导师制   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方住宿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有着极其相似的特点,但又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对本地区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香港中文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和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中国传统书院制文化与西方住宿学院制文化,并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今天独特的书院制,为我国乃至世界高校建立现代书院制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一、?^承: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建设基础   香港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发展历史,不仅成为国际金融、服务业及航运中心,也成为中西文化荟萃之地,担负着文化传承的香港中文大学更是把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发挥到极致,主要体现在继承中国古代书院传统办学思想,借鉴西方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等住宿学院的教育理念,吸取双方各自的精髓,建立了闻名于世、特色鲜明的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其代表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让我们一起来追溯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建设基础。   (一)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   我国“书院制”起源于1300多年前的古代书院。中国古代书院是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是封建社会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它推动了中国古代的教育和学术思想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书院承担了教书、读书、著书、藏书等非常重要的功能,中国古代书院既是传授知识的教学机构,也是研究学术、传承文化的重要基地,“师生共处,学生互助,自由研讨,学术争辩,学问精进,德操修养”是书院制的重要特色,其“尊德行”、“教学相长”、“百家争鸣”等教育理念形成了书院精神。   书院由唐朝萌芽,发展至宋朝便正式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北宋初书院制度形成和发展,南宋已达鼎盛,元朝书院官学化,明代书院时盛时衰,清朝书院官学化发展到极致,直至 1905 年废科举,改书院为新式学堂,发展了千年的书院制消失在历史舞台上,但书院精神却永盛不衰。著名教育家胡适先生将古代书院精神概括为“代表时代精神”、“讲学与议政”、“自修与研究”,反映了古代书院精神的精髓。书院精神是书院教育在长期发展历程中不断积淀和凝炼而成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传承着中国悠久深厚的文化智慧,是办学传统的灵魂和文化精神的象征,“是关于知识,关于育人,关于寻求并安放整个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精神归属”[1]。   书院虽然在我国消失近一个世纪,但每当教育家们对我国教育深感忧虑,力图进行教育变革之时,就会从古代书院中寻求启迪和借鉴。为保护和传承书院精神和文化,自书院废除之后历史上教育家们有过两次研究书院的热潮,一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书院史料的整理和对其历史的考察;二是上世纪80年代至今,教育家们在原有书院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人文主义教育成为书院精神的核心。   (二)西方大学的住宿学院制度   在西方,“College”一词的初衷是给居无定所的学者提供住宿的地方,到后来逐渐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生活、学习的中心。西方住宿学院萌芽于 12 世纪的法国巴黎,在12~13世纪的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得以发展,美国耶鲁、哈佛大学于20 世纪 30 年代借鉴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经验创建的美国式住宿学院,是融教学、科研、住宿、文化生活为一体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书院组织,其“从游导引、求学问道、自由开放”的教学传统与中国传统的书院精神有着极其神似之处。   西方的住宿学院分两大派别,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英国模式,以哈佛、耶鲁为代表的美国模式。其共同特点是:不同学科和年级的学生实行混住,日常生活中可进行跨学科交流;实施导师制,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发展;倡导“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住宿学院和学术性系科形成矩阵式结构促进了高校分工。两者的区别是:牛津、剑桥是陆续成立一些住宿学院后,再由各住宿学院联合组成大学,体现在各住宿学院有较强的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招生、财政、校舍、导师等各个方面,推行为获取智慧和塑造人格而进行的博雅教育,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发展丰富健康的人性;哈佛、耶鲁借鉴了牛津、剑桥住宿学院的模式,但是其住宿学院的形成却有差异,哈佛、耶鲁是先有大学,由大学组建各住宿学院,各学院虽然在教学管理方面相对独立,但在招生、财政等方面对大学有很强的从属性。实行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理念兼具牛津、剑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