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02园林植物的分类及分类依据
绿化工培训计划(初级) 说明 本培训计划大纲按建设部颁布的绿化工等级标准编制,参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绿化工(初级)。 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具有本工种初级工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达到建设部颁布的初级绿化工的等级标准。 具体要求:理论知识上具有植物、土壤肥料、植物病虫害等基础知识,并能结合当地常见的园林树木、花草种类,掌握它的形态、习性及栽培养护基本知识。操作技能上能熟练进行绿化种植、养护等基本工作、工作质量、进度达到规范要求。 课程设置与培训要求 植物及植物生理:从植物的基本组成开始,讲述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类型,为认识掌握常见园林植物打下理论基础。 园林苗圃:讲述苗圃的形成和发展,园林植物播种繁殖及营养繁殖。 园林树木栽培管理:讲述园林树木的栽培管理的方法,提高树木栽培管理能力。 树木学与花卉学:通过图例和实物照片来认识当地常见的园林树木和花草种类,掌握它的形态、习性及栽培养护基本知识。 土壤肥料基础:从土壤的基本组成开始,讲述土壤的理化性质与水、肥、气、热情况;从植物营养条件开始,讲述无机、有机肥料的种类、特点及施用技术知识。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管理:讲述园林绿化意义、范围、及绿化规划设计、施工种植及养护管理等一般知识。 草地草坪养护:当地的常见草坪的养护及管理。 园林植物保护学:从园林害虫与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开始,讲述当地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要求。 园林植物的分类 1 植物的分类和命名 2 常用的分类依据及分类检索 3 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 1.1 植物的分类和命名 1.按生活型分类 2.按在园林中的用途分类 3.按观赏部分分类 4.自然分类法 5.植物的命名 1.按生活型分类 生活型是指植物对于生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应出来的植物类型。 (一)草本植物 一年生草本植物 二年生草本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物 水生植物 仙人掌及多肉多浆类植物 蕨类植物 一年生草本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就可完成生活周期的,即当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水稻、大豆、番茄等。 二年生草本第一年生长季(秋季)仅长营养器官,到第二年生长季(春季)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冬小麦、甜菜、蚕豆等。 水生植物 蕨类植物 (二)木本植物 ① 乔木植物 植株高大,有明显主干,通常高度大于6m。 ②灌木植物 植株较小,多丛状生长,通常高度小于6m。 ③ 藤本植物 不能直立生长。 红继木 2.按在园林中的用途分类 植物作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因为其生长发育特性和表现型的不同,在园林中有不同的造型应用。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①行道树: 成行种植在道路两侧的植物,隔音、净化空气、组织交通。 行道树的要求: 抗烟尘能力强,抗逆性较强; 生长缓慢,寿命长; 病虫害较少; 观赏价值高(美); 附加产值(针对名贵树种经济价值高)。 ③花灌木: 以观花为目的的小乔木、灌木。 ④绿篱植物: 耐修剪的植物成行密植,代替栏杆起装饰和保护作用。 绿篱植物的要求: 耐修剪,恢复能力强 抗性强 病虫害少 叶形小 生长缓慢,寿命长 色彩鲜明 ⑤垂直绿化植物: 隔音、降温、吸尘、防噪、美化等。 花坛植物 地被植物及草坪植物 耐践踏,植株小(麦冬、吉祥草、沿阶草) 室内装饰植物 耐荫,不产生有害气体,吸烟、吸尘、吸辐射。 片林植物 结合生产,不同时期要求不同的树种。 3. 依据花卉的观赏部位分类 观花类 观叶类 观果类 观茎类 观根类 观芽类 第三节 自然分类 1.分类依据:自然形成的亲缘关系。 2.七个层次划分: 界、门、纲、目、科、属、种。 第三节 自然分类 3.种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域中,形态特征相似,能相互交配、正常繁衍后代的类群。 4.同科、种植物,养护、管理要点总结。 5.全世界通用的分类法: 便于物种引进 科研成果交流 栽植、养护经验交流 其他分类 依据生产栽培形式 (陆地、温室、山地、丘陵、、、、) 依据原产地 双命名法(拉丁词) 一、园林植物常用的分类依据 根 茎 叶 花 果实 植物的根 1、根的功能 (1)、吸收作用——为根的主要功能 (2)、固着与支持作用 (3)、输导作用 (4)、合成功能 (5)、储藏与繁殖 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