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茶艺课程

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 “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 才能敏而好学;只有真追求,才能诲人不倦;只有真钻研,才能不耻下问。爱好与兴趣是追求真理的良师,能从茶中得到多少快乐,就能从茶中获得多少成就。只把茶叶当工作,是种折磨 在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大致为“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从历史来看,中国茶文化先后经历了秦汉启蒙、魏晋南北朝的萌芽、唐代的确立、宋代的兴盛以及明清时期的普及阶段。今天,我们除了体验茶叶历史的变迁,也应继承和发扬中国茶文化的精髓。饮茶可分为混饮与清饮,而清饮又有四大境界:1.当饮料解渴,大碗海喝——喝茶;2.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品茶;3.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艺及人际关系等——茶艺;4.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参禅悟道——茶道。茶之乐趣,在于悟道。悟道是识茶、品茶的最高境界。饮茶有道,道在何处?如,茶禅一味、和敬清寂等。在品茶中感悟到某种人生境界,感悟越深,境界越高。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个过程,很难用佛、道、儒任何一家理念的来诠释。在静、净、敬的识茶、品茶氛围中,靠自悟,得乐趣。 明代以后,制茶工艺革新,团茶、饼茶被散茶代替,用沸水冲泡散茶的饮茶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清代时,无论是茶叶、茶具还是茶的冲泡方法大多已和现代相似,六大茶类品类齐全。 唐代茶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 宋代制茶工艺有了新的突破,福建建安北苑出产的龙凤茶名冠天下。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是唐代的陆羽c: 以表现形式分类: (1)生活型(待客型)(2)简单随意;表演型(聚会、演出) 茶艺六要素 人之美 人是茶艺当中最根本的要素: 外在美:1、仪表:形体、服饰。《毁茶论》---陆羽;2、风度:(1)仪态:言行举止,礼仪周全,举止 端庄,待人诚恳;(2)神韵:表情、眼神(精神面貌由内而外综合体现);(3)语言:敬语、达意、舒适。 内在美:心灵美,内心自信。 茶之美 水之美 器之美 境之美 艺之美 茶艺表演的美学特征:1.执拿茶具的姿态美2.茶艺操作的静态美3.茶艺操作的动态美。茶艺表演中,表情美学的表演要求:以表情传播友好把握好最初的表情③ 善于恰到好处地运用眼神 ”); 15%; 香气:高锐持久,炒豆香明显; 15%; 汤色:淡黄、微绿; 15%; 滋味:入口甘爽,豆香 郁,不苦不涩,甘鲜醇厚; 40%; 叶底:嫩绿色,芽直立,芽叶一旗一枪交错; 15%; 加工工艺(采摘---晾晒---炒制---干燥) A、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可用机器采摘); B、晾晒:减少青草味,使水份降低,达到炒制要求; C、回潮;摊凉; D、干燥;减少水份,降到3%--5%之间(含水量),方便保存。 等级区分 传统:清明前(阴历4月5号);明前茶;采芽,一芽一叶,又称“莲心”; 清明后,谷雨前(阴历4月20号),雨前茶,一芽一叶,一芽一叶初展,又称为“旗枪”; 立夏之前,又称为“雀舌”,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初展。 现今:1-3等,4-6级。 赞美诗句 信阳毛尖 信阳市河南南部,全国最北的产茶区,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信阳十年连续唯一“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南湾湖、鸡公山、灵山寺都是旅游圣地。 产地:信阳西南山区,主产区五云两潭一寺一寨。 五云: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平均海拔800 米 以上,茶叶品牌五云集团。一寺:灵山寺(产量较少,政府内贡和嬋茶);一寨:何家寨(产量最大);两潭:黑龙潭、白龙潭。 文新、五云、蓝天政府扶持企业。 品质特点:营养价值最高,滋味最重,最细嫩,纯手工采摘。2009年,开始生产信阳红。 外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 香气:熟板栗香,鲜嫩香,毫香; 汤色:淡黄色,毫毛茸动;、 滋味:入口微苦,旋而回甘,粘稠度很高(高品质的长时间泡苦而不涩,浓醇型,浓烈型)。 叶底:嫩黄,均匀。 加工工艺: 采摘--摊放--生锅--熟锅--初烘--复烘--干燥--剔拣。 鲜叶摊放:嫩叶老摊(较厚 )。老叶嫩摊(薄),当天采摘,当天制作; 生锅:杀青,变软,初步形成松散条索,蒸发部分水份; 熟锅:逐渐形成,緊细圜直,光润的外形(含水量降到30%左右); 初烘:茶条定型,蒸发水份,含水量降到15%,摊凉 复烘:茶型固定,蒸发水份,含水量降到7% 干燥: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