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教程第四版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学教程第四版答案

1 参 考 答 案 光 学 教 程 ( 姚 启 钧 原 著 ) 2 光的干涉.....................................3 光的衍射...................................15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27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49 光的偏振...................................59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70 光的量子性...............................73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目录 3 50 r0 2 1 r ? r ? dsin? ? d tan? ? d y ? 0.04 0.01 ? 0.8 ?10?5 cm (2)由课本第 20 页图 1-2 的几何关系可知 得 d = 0.4 50 ? 6.4 ? 10 ?5 ? 8.0 ? 10 ?2 cm ?y ? r0 ? 解 :( 1)由公式 d ?y ? r0 ? 0.1mm ,问两束光在 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3)求 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50cm .试求:(1)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条纹之间的距离;(2)若 p 点离中央亮条纹为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 640nm ,两狭缝间距为 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 d ?yj2 ? y 22 ? y 21 ? 1.146 ? 0.818 ? 0.328cm y 22 ? j 2 ? 2 ? 2 ? 0.573 ? 1.146cm r0 d y 21 ? j 2 ?1 ? 2 ? 0.409 ? 0.818cm r0 0.022 d 2 2 ? 700 ?10 ?7 ? 0.573cm ?y ? r0 ? ? 0.022 180 d 1 1 ? 500 ?10 ?7 ? 0.409cm 180 ?y ? r0 ? ? 得 解:由条纹间距公式 d j?1 j ?y ? y ? y ? r0 ? 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又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 2 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为 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 1. 波长为 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 d 为 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 第一章 光的干涉 4 A2 A1 ? 2 A2 2 2 I1 ? 2I 2 ?? 2 A1 解: mm d 0.2 ?y ? r0 ? ? 500 ? 500 ?10?6 ? 1.25 4. 波长为 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 0.2mm 的双狭缝上.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 为另一个的 2 倍,在离狭缝 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n? 1 0.5 h ? r2 ? r1 ? 5? ? 10? ? 6 ?10?4 cm 所以玻璃片的厚度为 2? 2? ?? ?? ?? ? ?? ? 0 ? 0 r2 ? ???r1 ? h ? ? nh ? ? 现在S1 发出的光束途中插入玻璃片时, P 点的光程差为 Δr = r2 ? r1 ? 2? ? 5 ? 2? ? 5? ? 解:未加玻璃片时, S1 、 S 2 到 P 点的光程差,由公式 2?? ? 可知为 ?? ? ?r 在的位置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 6×10-7m. 把折射率为 1.5 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 5 级亮条纹所 3 . 4 2 ? 0.8536 ? 4 ? 2 ? 2 1 ? cos ? 2 1 0 0 8 cos 0? I0 A 2 2 ? 4A 2 cos 2 ? ? cos 2 ? 1 Ip ? Ap ? 2 ? 2 4 2 4A 2 cos 2 ?? cos 2 1 ? ? 得 由公式 2 1 1 2 1 2 (3) I ? A2 ? A2 ? 2AA cos ?? ? 4A2 cos2 ?? 4 ? 6.4 ?10?5 2 1 ? 0.8 ?10?5 ? ? 2? ?? ? 2? (r ? r) ? 5 1500 ? 400 1100 ? 3.455mm ? ? ? 3800 2(1500 ? 400) d ?r0 ? r ?? 2 ?r0 ? r ?? 2 ?r0 ? r ?? y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