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X线检查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篇 X线检查概述

第五篇 X线检查概述 一、X线的特性:X线具有以下特性: 1、穿透性:X线能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一些物质。这是X线成像的基础。 2、荧光作用: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不可光,它能激发荧光物质而转变成波长很长的可见光。因此,可用于透视检查。 3、摄影作用:X线与日光一样能使胶片感光,出现不同的阴影,因此,可用于摄影检查。 4、电离作用:X线能使分子和原子电离,利用X线对空气的电离效应,可以测量X线的量。 5、生物效应:X线可以通过人体任何组织而产生电离作用,对人体产生损害。因此。它是放射防护和放疗的基础。 二、X线成像原理 一方面是基于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摄影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体组织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即有差异。这样,在荧屏或X线片上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X线影像的形成,是基于以下三个基本条件:首先,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能穿透人体的组织结构;第二,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存在这密度和厚度的差异,X线在穿透过程中被吸收的量不同,以致剩余下来的X线量有差别;第三,这个有差别的剩余X线,是不可见的,经过显像过程,例如经过X线片的现实,就能获得具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图像。 人体组织结构中,依各种组织单位体积内各元素量总和的大小而有不同的密度。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可归纳为三类:高密度,如骨组织和钙化灶等;中等密度,如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以及体内液体等;低密度,如脂肪组织以及存在于呼吸道、胃肠道、鼻窦和乳突内的气体等。 在人体结构中,骨骼、钙化灶的密度最高,X线吸收多,X线照片上呈白影;而肺部含气体密度低,X线吸收少,照片上呈黑影。透视则刚好相反,即骨骼、钙化灶呈黑影,气体及含气组织呈白影。 三、X线检查技术:有普通检查、特殊检查和造影检查。 ㈠普通检查(常规检查):有透视和摄片,是X线诊断的基本方法。 1、透视: 其优点:①经济、操作简便,能看到心脏、横膈及胃肠等活动情况;②可转动患者体位,作多方面观察,以显示病变及其特征,便于分析病变的性质;③得出结论快。缺点:①对细微病变(如粟粒型肺结核等)和密度、厚度较大的部位(如头颅、脊椎等)看不太清楚;②不能永久性记录。 2、摄片: 它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其优点:①图像清楚;②可长期保存。缺点:费用较高,不能观察器官的动态变化。 ㈡特殊检查:有体层摄影、放大摄影等,现已少用。 ㈢造影检查:人体组织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只依靠它们本身的密度与厚度差异不能在普通检查中显示。此时,可以将高于或低于该组织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此即造影检查。引入的物质称为造影剂。造影检查的应用,扩大了X线检查的范围。 1、造影剂:有高密度和低密度造影剂两类。 ⑴高密度造影剂:常有钡剂和碘剂。 ⑵低密度造影剂:有二氧化碳、氧气、空气等。可用于蛛网膜下腔、关节囊、腹腔、胸腔及软组织间隙的造影。 2、造影方式:有 ⑴直接引入:包括①口服法: ②灌注法: ③穿剌注入法: ⑵间接引入:现已少用。 四、呼吸系统X线检查 ㈠正常呼吸系统的X线表现 1、胸廓:由骨骼和软组织构成。 ⑴软组织: 在肺野内常见到: 1)胸锁乳突肌与锁骨上皮肤皱褶:胸锁乳突肌是从两肺尖内侧形成外缘清楚、密度均匀影。在锁骨上有与其平行、宽约3~5mm软组织影,系锁骨上皮肤皱褶影。 2)胸大肌:胸大肌可在两肺中部外侧呈扇形淡薄影,下界清楚,右侧常较明显。 3)女性乳房和乳头: 女性乳房可表现为两肺下野半圆形致密影,下缘清楚,上缘不清,其下缘向外与腋部皮肤连续。乳头在两肺下野大致第五肋间处形成小结节状影。勿误认为肺内结节病灶。 ⑵骨骼: 1)肋骨:肋骨位于胸椎两侧,后段呈水平向外走行,前段自外上向内下倾斜成肋弓。第1~10肋骨前端因有肋软骨与胸骨相连,而软骨又不显影,故X线胸片上肋骨前端呈游离状。随着年龄增长,肋软骨自下而上钙化,表现为不规则的斑片、斑点状致密影,勿误认为肺内病变。 2)锁骨:锁骨内侧端与胸骨柄间形成胸锁关节,正位胸片上两侧胸锁关节距离中线应相等,否则为投照位置不正。锁骨内端下缘有时可见半圆形凹陷,为菱形韧带附着处,勿误为病变。 3)肩胛骨:肩胛骨内缘如与肺外带重迭,勿误认为局部胸膜增厚。 4)胸骨与胸椎:在正位片上胸骨与胸椎及纵隔影重迭,只有胸骨柄和上部胸椎横突突于纵隔影之外,勿误为肿大的淋巴结。 2、纵隔:纵隔位于两肺之间,前为胸骨,后为胸椎。它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食管、胸腺、淋巴组织、神经及脂肪等和组织。除气管及支气管可以分辩外,其余结构间无明显对比,只能观察其与肺部邻接的轮廓。 3、膈肌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