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渔:炒作IP的鼻祖
1676年(康熙十五年)暮春,天气格外地闷热。金陵城南的芥子园里,66岁的李渔枯坐在回廊里,身边那盅雨前龙井茶也早已凉了,四处的景致如同他稀疏的花白胡须,因为疏于打理而越发不中看了。家人都知道,随着乔、王二姬的相继离世,李渔和戏班子都已经失魂落魄。再好的秦淮小吃和绍兴花雕也唤不醒他的味蕾,人却越发多愁善感起来。该是叶落归根的时候了。
在中国文化史上,明末清初的李渔(1611-1680)总是个话题。他在大俗大雅之间左右逢源,玩得不亦乐乎,让后世男人羡慕嫉妒恨。其实李渔是个极懂生活的人,他在《闲情偶记》中记叙的美颜美食美景,总令人心驰神往,真正是把人生过成了艺术。有人说,李渔是被历史超前三百多年制造出来的。
李渔是四十岁以后,才过上“卖赋以糊其口”的生活。这一年,在家乡输了官司丢了产业的李渔举家搬到杭州,开始其职业文人的生涯。李渔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更是写作产业化的先驱,是一位成功的文化商人。
题材贴近市民需求
纵观李渔所写的小说和戏剧,无不以市场需求为圭臬。也就是读者和观众需要什么就写什么,什么好卖就写什么。可以说,李渔是中国最早有市场意识的畅销书作家。
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曾经说,即使如《牡丹亭》、《邯郸记》、《绿牡丹》这样脍炙人口的佳作,也是“得以偶登于场者,皆才人侥幸之事,非文至必传之常理也。”也就是说,即便如汤显祖、吴炳这样的大戏剧家,如果他们的作品没有在市场上流传,也终归会被历史的风尘所埋没。甚至可以说,没有票房,就没有影响力。
当然,李渔毕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又有自我人格意识的文化人,面向市场的写作,一方面带来经济上的实惠,也在思想上留下深深的困扰。在剧本《风筝误》的结尾,他写道:“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杖头歌一阕;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令变喜成悲咽。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既然这些戏剧和小说只是为了博人一笑,让观众满意就成为自己最大的追求,即所谓“一夫不笑是吾忧”。
他的这一行为,很显然并不符合当时主流意识形态,也为传统读书人所鄙夷。
另有一位丁耀亢的作者,他曾经是一广东惠安县的县令,也是一个文学青年,但他的趣味有点特别,他最喜欢的是当时的禁书《金瓶梅》。不仅喜欢,还觉得《金瓶梅》写得不过瘾,亲自动笔来写续集。也不知这本书有没有刊刻出版,也不知给这位丁知县带来多少稿酬,反正这件事让他上司知道了,大为震怒,认为他“身为令民之首,而不务正业”。因此,被撤职处分,责令其回山东原籍思过。回乡途中的丁耀亢经过杭州时,曾经约了李渔一起游西湖,叙说平生之志。李渔很清楚,像丁耀亢这样直接写黄色小说,固然挣钱很快,但毕竟名声不好。
因此,李渔在写《肉蒲团》时,就没好意思署真名。他相信,这样的书,只看内容,不需要看名气,同样可以卖得很火。小说家王安忆认为《肉蒲团》“有种天真的无耻”,“是很坦然的”一部小说。后世的研究者们,虽然指出了《肉蒲团》具有的醒世意味,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写作这样一部奇书,李渔头脑里更多的是为了金钱,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是其他诉求。
雇用助手写作
明清时期,艺术创作中请人代笔十分常见,也从来没有因此产生著作权纠纷或者经济利益上的争执。最为著名的是董其昌,作为一名领袖级的大画家,当时“华亭画派”的诸多画家如赵左等,都经常为董其昌帮忙,帮助他消化那些应接不暇的订单。
在创造力如泉水般涌动的时刻,李渔面临的最大的困惑就是笔头跟不上思绪。毛笔写作需要不时磨墨蘸墨,长期的握管生涯,也使他体力上难以支持。因此他的笔迹往往极其潦草,甚至墨汁洇晕成团也是家常便饭。这样的笔迹,排字工人是无法辨认的,书店老板也不会接受。誊抄是必须的。但是李渔深知他的才华之可贵,不会将大好时光浪费在这样机械简单的劳作中。与其自己费力气誊写,还不如雇人来帮忙。于是,李渔只花了很少的钱,就找到了抄稿的人。抄稿人定期上?T来,帮助李渔整理抄写已经积压的稿子,让李渔不仅体力上得到了解放,也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放松。劳作之余,李渔与抄稿人也会谈论起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在这样的情况后,会不会发展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即李渔口授故事,由抄稿人直接整理成篇,也未可知。但是,从李渔如此高产的小说看,这样的工作方式似乎是可能的。
甚至在生病卧床的时候,李渔也将其作为整理思绪、创作新故事的好时机,甚至将其作为抵抗病魔的诀窍。“知为吟诗生疚,三日不吟加瘦。”(《耐歌词?昭君怨?病后作》)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个抄书人在场,将李渔的构思记录下来,整理成篇,待其病愈,新作也就完成了。正如他日后在《闲情偶记》中所说,“迨沉疴将起之时,即新编告竣之日。”
放大版权价值
李渔的名气越来越大之后,他的作品成为图书市场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基层肥胖症综合管理技术指南(2025).docx
- 基于《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教材的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来源:校园英语(第2020032期)-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pdf VIP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15张PPT).pptx VIP
- 骨痛愈巴布剂的研制.pdf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IGC实战):AIGC文本生成与辅助写作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重症肺炎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二卷).pdf VIP
- 2025年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题及部分答案(共五套).pdf VIP
- 2013款别克昂科拉用户使用手册.pdf VIP
- 主流BI竞品分析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