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有害污染物的检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中有害污染物的检验

由食品污染而引起的疾病是当今世界上最广泛的卫生问题之一。据报告,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第二位。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报告,仅1980 年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5岁以下的儿童,急性腹泻病例约有十亿,其中有500万儿童死亡。英国约有1/5的肠道传染病是经食物传播的。美国食源性疾患每年平均爆发300起以上。1972年至1978年美国由于食源性疾患死亡病例达80例,其中肉毒中毒死亡30例。 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3月公布的信息表明,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的病例达到数十亿例,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至少有1/3的人患食源性疾病。在食源性疾病上的花费达数十亿美元,因食源性微生物污染引起的腹泻而死亡的0-15岁儿童约170万。 全球各地连续发生的一系列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英国的疯牛病、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日本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雪印牛奶事件等均引起世界范围的震惊。 在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可以直接引起致病如致病菌(能引起宿主致病的细菌)、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菌、产毒霉菌和霉菌毒素; (2) 相对致病菌,在通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一定的特殊条件下,才具有致病力的一些细菌; (3) 非致病性微生物,主要包括非致病菌、不产毒霉菌与常见酵母。 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  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有安全系数的食品。不买散装食品。  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喝生水。  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  重视加工凉拌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  尽量每餐不剩饭菜。  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葡萄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空气、水、食品、尘埃、日常使用物品、周围环境均存在,也是人体正常菌丛的组成部分。在外界抵抗力强,能耐热耐干燥。葡萄球菌在院内感染中一直占重要地位。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腐生葡萄球菌(S.saprophyticus) (3)Carcinogenicity 致癌性 Diminishing Toxin(去毒) 中国的地方性砷中毒分为两种类型,即饮水型和燃煤型 饮水型砷中毒:指水砷含量超标引起砷中毒。 这种类型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山西和台湾等病区。 燃煤污染型:由于燃用高砷煤,用煤火烘烤粮食、辣椒等,从而严重污染室内空气及食品而引起的,这种类型目前主要见于贵州省。 根据专家的评估,中国砷危害,特别是饮水型砷中毒将成为21世纪中国急需解决的饮水卫生重大问题。 工业用汞:工业用途在3000种以上(工业含汞废水的排放是环境中汞污染主要来源)。 采矿业:汞矿的开采和冶炼; 化学工业:作为催化剂用于有机物聚合、氢化、脱氢、氧化、氯化等; 电子工业:用汞联接电路,制造开关和电池; 仪表制造业:温度计、压力计、比重计等; 冶金工业:汞齐法摄取贵金属。 农业用汞 用作杀虫剂、杀菌剂、防霉剂和选种剂等。 医院汞污染 口腔科用汞合金补牙; 升汞作用消毒剂; 破碎的温度计、压力计等 金属汞——呼吸道——血液——分布以肾、肝为主。 无机汞——消化道(吸收率仅15%)——血液——分布在肾、肝、脾——肾脏排出、胆汁、汗腺。 有机汞——皮肤、消化道(吸收率大于90%)——血液——脑(透过血脑屏障)、肝、肾、胎儿(透过血胎屏障)及全身各组织——胆汁排出为主(其中50%可被重吸收)——易于蓄积。 金属汞及无机汞中毒 工厂环境;事故排放;故意大量摄入。 有机汞中毒——主要为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minamata disease) 1925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渔村修建氮肥厂,生产氮肥及醋酸乙烯。 1945年,疯猫及自杀猫出现。 1950年,怪病病人出现:开始口齿不清、步态不稳,发展到耳聋眼瞎、全身麻木、神经失常,最后高叫着死去。 1956年,熊本大学组成对策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调查。 1966年,历经10年,证明是甲基汞中毒引起。 1974年,官方承认患者达14000人,申请待审4000人,死亡41人。至此,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成因:氮肥厂以汞为原料(催化剂)进行生产 —— 排放含无机汞及甲基汞的废水(无机汞经底泥微生物作用转化为甲基汞) —— 具有脂溶性的甲基汞易进入水生生物体内 —— 经食物链富集到鱼、贝体内——进入人、猫体内 —— 中枢神经系统蓄积——损害 急性与亚急性型水俣病 短期内大量摄入引起特异性体征(H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