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案例分析题实务案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级建造师案例分析题实务案例分析

第1题:案例分析题(案例)(本题:20分) 某机械磨具生产车间,建筑面积18735m2,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基础,主体2层,局部3层钢结构,彩钢板屋面及围护。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部分钢构件进场时,发现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节点接触面及安装焊缝处均涂刷了防腐涂料。 事件二:个别构件安装时,高强度螺栓不能穿入螺栓孔,项目经理要求施工队现场气割,扩孔量为1.3d(d为螺栓直径)。 【问题】 1.事件一中的部分钢构件是否予以验收,为什么? 2.事件二中项目经理的要求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疑:参考答疑: 1.事件一中的部分钢构件不能予以验收。因为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节点接触面,施工图中注明的不涂层部位,均不得涂刷。安装焊缝处应留出30~50mm宽的范围暂时不涂。 2.事件二中项目经理的要求不正确。因为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不应气割扩孔;经允许,其最大扩孔量不得超过1.2d。 第2题:案例分析题(案例)(本题:20分) 某宿舍楼为砖混结构,横墙承重,开间尺寸为3.6m,楼板采用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亊件一: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经理要求吊装时板间不留置接缝,擅自减少灌浆工序。 事件二:为抢工期,项目经理要求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即进行吊装。 【问题】 1.事件一中项目经理的要求是否正确?为什么? 2.事件二中项目经理的要求是否正确?为什么? 3.装配式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是什么? 答疑:参考答疑: 1.事件一中项目经理的要求不正确。因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空心板、大型屋面板、平板等),吊装时板与板之间必须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留有足够的拼缝,接头和拼缝应采用混凝土或砂浆浇筑,其强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 2.事件二中项目经理的要求不正确。因为构件安装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 3.装配式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堆放构件的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具有排水措施。根据构件的刚度及受力情况,确定构件平放或立放。板类构件一般采用叠层平放;薄腹梁、屋架、桁架一般采用立放。(2)进人现场的预制构件应有构件合格证,其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及结构性能应符合标准图和设计的要求。(3)吊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在构件和相应的支撑结构上标志中心线、标高等控制尺寸,按标准图或设计文件校核预埋件及连接钢筋等,并作出标志。起吊时绳索与构件水平面的夹角不宜小于45°,否则应采用吊架或经计算确定。(4)在起吊大型空间构件或薄壁构件前,应采取避免变形或损伤的临时加固措施;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后,应采取保证构件稳定的临时固定措施,并根据水准点和轴线校正位置,校正后方准焊接或浇筑接头混凝土。(5)承受内力的接头和拼缝,当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不得吊装上一层结构构件;当设计无要求时,应在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0N/mm2或具有足够的支撑时,方可吊装上一层结构构件。 第3题:案例分析题(案例)(本题:20分) 某建筑以单层候车大厅为枢纽,联系过往乘客,候车厅配置便利店、茶餐厅、公共电话充值卡等服务设施,站内设办公室二层,层高3.7m,候车大厅层高4.3m,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总建筑面积691.3m2,占地规模5900m2,层数为二层,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0. 000相当于大沽高程4.800m,室内外高差0.150m,挖槽深度为1.95m。 本工程采用天然地基,基础承台尺寸为2400mmX2400mm,2600mmX2600mm,2000mmX2000mm,5315mmX2600mm,5397mmX2400mm,厚度为450mm;基础地梁尺寸为300mmX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基础垫层C10,主体结构C30,基础墙体采用页岩烧结砖MU10,外墙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内隔墙为轻钢龙骨玻镁板,基础部分采用水泥砂浆砌筑M7.5,其余部分为混合砂浆M5。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土方开桤过程中发现了地下文物,为赶工期,项目经理命令继续土方开挖施工。 事件二:在土方分层回填夯实,最终达到回填土标高后向监理工程师报验。 事件三:回填土中部分土料含有杂草、树根。 【问题】 1.事件一的做法是否正确?应如何处理? 2.事件二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3.事件三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4.土方回填质量控制的要点是什么? 答疑:参考答疑: 1.事件一的做法不妥。处理方法:土方开挖中如果发现文物或古墓,应立即妥善保护并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来现场处理,待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2.事件二的做法不合理。理由:基坑(槽)和室内的回填土,在夯实或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回填。 3.事件三的做法不合理。理由:回填土的材料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要检验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