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碳纤维用于液体物料脱色的研究及应用.docxVIP

活性碳纤维用于液体物料脱色的研究及应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性碳纤维用于液体物料脱色的研究及应用

活性碳纤维用于液体物料脱色的研究及应用张庆武,张薇(东北制药总厂,辽宁沈阳110141)摘要:在某种医药中间体粗品的精制过程中,探索了采用活性碳纤维作为液体物料脱色剂,简化了传统脱色过程采用活性碳粉末作为脱色剂的繁琐工艺,通过了质量认证。在生产中应用这种脱色新工艺,使资源达到更有效的利用,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该工艺思想属国内外首创,在药品、精细化工产品和饮品生产中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开拓了液体物料脱色的新方向。关键词:活性碳纤维;液体;精制;脱色中图分类号:TS10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8265(2006)02-0030-02概述本文所述及的在某医药中间体的精制过程中采用活性碳纤维代替活性碳粉末作为液体物料脱色过程的吸附剂是一项新的技术,在液体物料脱色领域的应用尚属空白,该技术在制药生产中的应用,摒弃了用活性碳粉末作为液体物料脱色过程的吸附剂这一传统工艺的高消耗、重污染,简化了生产工艺,实现了在脱色过程中减少有效物料损耗、降低生产成本、改善操作环境的目的,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及产品的经济效益,改善了劳动环境。该技术在药品、精细化工产品及饮品生产行业都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价值。症;由于活性碳粉末在空气中有一定的漂浮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操作者必须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否则呼吸系统会受到严重影响。活性碳纤维的优异特性1.2活性碳纤维(ACF)是以粘胶基纤维、聚丙烯腈基纤维、沥青基纤维等天然纤维为原料,经高温碳化、活化工艺处理而制得的新型吸附材料。其主要成份是碳元素,结构呈类石墨微晶片乱层堆叠的形式,平均微晶片尺寸非常小,的优异特性。这种特殊的结构导致其主要具有以下比表面积大,吸附量高。由于活性碳纤维的微孔丰相关特性对比传统的液体物料脱色工艺的缺陷富,比表面积为1000~2000m2/g,较微粒状活性碳11.1(GAC)大几倍至几十倍,有资料介绍其吸附能力是活性碳粉末的80~200倍,尤其是对低浓度吸附质的吸附能力特别优良,对ppm级吸附质仍保持很高的吸附量,而GAC等吸附材料往往在吸附质的浓度很低时吸附能力大大降低。吸附速度快。活性碳纤维的孔径分布较微粒活性碳窄,吸附行程短,因此其吸附速度非常快,达到吸附平衡所需时间短,其吸附速率比GAC高2~3个数量级。解吸速度快,再生容易。采用适当的方法增加被吸药品、精细化工产品及饮品生产中一般都采用活性碳粉末作为脱色剂对液体物料进行脱色处理。传统的溶解、脱色、过滤、除碳过程存在着以下弊端。资源有效利用率低。活性碳粉末经吸附杂质后,无论采用压滤还是真空抽滤方式进行过滤分离,得到的湿品中都会含有一定量的物料,造成物料浪费;用过的活性碳由于其中含有杂质及部分物料,很难再生,即使可以再生也达不到原有的品质。制约产品的生产成本。活性碳粉末中夹杂了物料,使产品收率降低,成本受到影响;除碳装置投资大,折旧成本高;设备维护、检修成本高;操作费时费力,人工成本高。生产环境恶劣。脱色岗位的脏、乱、差是固有的顽附到活性碳纤维微孔中吸附质的分子动能,使其分子热运动加剧,可以很快解吸脱附,并且在多次吸附和脱附过程中,仍可以保持原有的吸附性能。成型性好。活性碳纤维具有良好的成型性,易于根收稿日期:2005-09-20作者简介:张庆武(1962-),男,高级工程师,联系电话:024过滤与分离JournalofFiltration2006Vol.16No.2Separation·31·据需要制成不同形式的工业用品。工业化装置的设计2.2.1研究过程可行性探索小试中料液以抽滤方式通过活性碳纤维,在生产22.1中料液要依靠氮气或泵的驱动通过活性碳纤维,必须在某医药中间体的精制过程中进行探索性试验。要确保在较大的压力下不使活性碳纤维破裂形成直流通道,影响脱色效果。小试对比研究2.1.1对照号:取一定量的某医药中间体粗品,按工艺配比,用定量的活性碳粉末作为脱色吸附剂,经溶解、加碳、升温、保温、过滤、冷冻、分离、干燥后,得到成品,检验合格。试验号:取若干份与对照号相同量的粗品,分别经溶解、升温,用一定量的不同某型号的活性碳纤维作为脱色吸附剂,进行同前工艺过程,结果显示有些试验号的收率及质量优于对照号,有些基本与对照号一致,有些差于对照号。这说明特定的活性碳纤维作为该医药中间体的脱色剂是存在可行性的。有代表性的试验号与对照号的试验数据见表1。经筛选并优化设计方案,确定了一种适宜的工业化装置,既能使料液与活性碳纤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以确保脱色效果,又可以避免在较大的压力下活性碳纤维破裂。依据试验数据,设计了液体物料总流量、活性碳纤维面积、脱色时间等关键工艺参数的最佳平衡点。工业化装置的制造2.2.2在工业化装置的制造过程中,解决了因活性碳纤维与支撑物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