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倩女离魂的情节结构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倩女离魂的情节结构艺术

浅析《倩女离魂》的情节结构艺术 郭 娜( [内容摘要]情节结构对于表演艺术文本——剧本文学来说,包含了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含义,是舞台艺术最终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在整个元杂剧作品中,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一剧的情节结构具有迥然不同的双层性艺术特征。这一“双层性”的艺术特征,其背后支撑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并对后世的的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 键 词]《倩女离魂》 情节结构 文化意蕴 [Abstract]To drama, plot structure implies form and content, which is vital to the success of the stage art. The plot structure of A Beautiful Girl Leaving Her Soul by Zheng Guangzu is characterized by dualism, which has profou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an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later drama creation. [Key words]A Beautiful Girl Leaving Her Soul plot structure cultural implications 有元一代,戏曲创作名家辈出、名作迭现。王季思先生主编的《全元戏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共收录了250余部元杂剧作品(包括残曲残折),它们整体的创作状况,无论是在内容选材、形式技巧还是曲辞韵律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完美的境界,以致学术界普遍地认为元代是我国戏曲史上的第一座高峰。而关汉卿、王实甫、郑光祖等一批优秀剧作家的剧作,则犹如这座高峰中的奇壑岫岩,各以自身独特的风姿,展示出异于它者之处。本文即是从情节结构的角度,逐一剖析了郑光祖《倩女离魂》杂剧的艺术特点,并试图对其背后深层的文化意蕴、对后世戏曲创作的影响等作一番解释。 其实,情节与结构本属于文学作品中不同的构成元素,在学术界二者也有不同的界定。一般的观点认为,结构指文学作品的组织构造和总体安排。从外部看,它主要指作品的各个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组织方式;从内部看,它主要包括人物的安排、情节的处理、环境的设置及抒情意象的组织等等。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在文学作品中应是统一的。情节是指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又称故事情节。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同作为阅读性的文学作品,戏剧与其他文学样式一样,都是用一定的结构去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而单独作为一种“填词之设,专为登场” [1](P.86)的表演艺术文本,结构便具有了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成为戏剧情节的最后实现形式,是观众和读者进入剧情,与角色甚至与作家交流的关口,而交流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情节结构的系统模式。可见,“情节结构”一词本身在戏剧文本中就包含了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含义,成为戏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最终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元素。所以,本文的探讨先从《倩女离魂》情节结构的艺术特点入手。 一、《倩女离魂》情节结构的艺术特点 总体来讲,与其他元杂剧相比,《倩女离魂》在情节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双层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大小事件的安排 如前所述,情节结构是作家把一个完整的故事分解为一系列大小不等的事件后,再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重新进行的排列组合。大事件就是文本中意义比较大的“核心”事件,小事件就是意义比较小的“次要”事件。[2](P.83)因此,一部剧作情节结构的艺术特点首先就表现在对剧情中的大小事件的设置安排上。 对于大多数元杂剧来说,大事件只有一个,即李渔所说的“一人一事”,它往往就是剧末的正名,如:“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洞庭湖刘毅传书”等,其余的都是小事件。小事件的存在价值始终指向大事件:或为其产生做准备,或为其遗留的问题作结。它们在使大事件格外完满健全的同时也往往因而隐没了自己,成为大事件可有可无的一部分。以《秋胡戏妻》为例,此剧的大事件就是正名“鲁大夫秋胡戏妻”,“戏”的过程才是本剧的“核心事件”。而使过程得以存在的重要条件是梅英对其夫以富贵权势“诱逼”的坚拒。而“坚拒”的基石又是梅英坚贞不渝的爱情观、甘守清贫、视富贵如草芥的高贵品质。其间,谢亲宴、秋胡被勾当军、李大户逼婚等小事件的铺陈不外是对她这些品质的印证,它们使梅英对秋胡的“坚拒”理所当然,从而也使秋胡对梅英的一“戏”再“戏”得以逐步推进,形成剧情发展的高潮。而剧末的梅英认夫不但再次呼应梅英的另一美好品质——孝敬老人,还给全剧的大事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若除去那些小事件,直接敷演“秋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