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杭州市五老峰隧道招标文件》及施工设计图; 1.1.2招标单位提供的编制标书的其它相关资料; 1.1.3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 1.1.4招标期间招标单位与投标单位所有来往的函件及补遗资料; 1.1.5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1.1.6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法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1.1.7我单位可调用到本工程的各类资料。 1.2编制范围 构筑物土建施工项目主要内容是: 1.2.1五老峰隧道:长 1262.83 m ,宽 12 m ,其中车行道宽 9 m ,人行道 2 m × 1.5 m 。土建、设备安装,不包括洞门装饰工程、监控、通信工程,供电系统低压配电柜以前的部分,但包括所有预埋管的敷设; 1.2.2隧道配套管理房(不包括管理区的绿化工程)。 1.2.3接线道路工程(包括排水,涵洞);北接现场 89.54 m ,路基宽 12 m ,其中车行道宽 9 m ,沿满觉陇及及原有沟渠分叉成 A,B 两条单车道,路基宽各 7.5 m ,行车道宽各 6 m 。不包括沿线交通控制系统。 1.3编制原则 1.3.1安全第一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1.3.2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 ISO9002 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 使用 四新 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加强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1.3.3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隧道开挖、建筑物保护、排水防护等关键工序进行多工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较,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1.3.4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施工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1.3.5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浅埋隧道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选择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1.3.6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房屋布局,做好环境保护和营区绿化。工程完成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植被,配合西湖风景区,搞好环境美化。 第二章工程概述 2.1工程简介 2.1.1工程概述 五老峰隧道是杭州市加快西湖西进工作的配套工程,从石屋洞接满觉陇路,南连虎跑路、九曜山隧道,形成一个沟通西湖风景名胜区南北向的外环线。 五老峰隧道全长 1262.83 m ,断面净宽 12 m ,净高 5 m 。北接线长 89.54 m ,宽 12 m ;南接线长 234.593 m ,宽 12 m 。 2.1.2工程地质 2.1.2.1地形、地貌 工程区属杭嘉湖平原的西南端,地形上处于天目山系余脉的低山丘地貌,地势呈西高东低之势。区内最高山为天竺山,高程为 413 m ,位于线路北侧;隧道通过山峰为南高峰,山顶高程 257.3 m 。东部为钱塘江堆积平原,美丽的西子湖正位于平原与丘陵的接壤部位,地面高程为 7~10 m 。 区内冲沟发育,沟深源长,沟底较为宽广,其流向自南西向北东呈扇形汇流于西湖,主要有龙井沟和满觉垄沟等,沟内常年有水。 2.1.2.2地层岩性 隧道走廊出露的地层有上古生泥盆系上统珠藏坞组( D3Z )粉砂泥质岩,泥质粉砂岩夹石英砂岩,细砂岩;石炭系中统黄龙组( C2h )结晶灰岩,白云岩等;石炭系上统船山组( C2c )生物学石灰岩;二叠系下统西霞组( P1q )泥质灰岩,富含燧石或炭石结核;二叠系下统丁家山组( P1d )灰黑色硅质岩, 泥质灰岩及新生界第四系( Q )土层。 2.1.2.3地质构造 ⑴褶皱 工程区位于西湖复向斜的次级褶皱—南高峰向斜。 南高峰向斜轴向 N30oE ,枢纽倾伏角 5 o~10 o ,呈斜歪水平状,向北倾伏,剖面上开阔型,核部地层为丁家山组,西北翼受断层错动地层拖拽,形态不完整,出露西霞组,船山组,珠藏坞组和西湖组,底层倾角为 15 o~25 o ;东南翼出露船山组, 黄龙组,底层倾角为 40 o~50 o ,南高峰隧道位于其间。 ⑵断层 隧道沿线断层构造发育,且以 NW 向为主,发育有 10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