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丽江玉米粗缩病流行原因研究和防治对策.doc

丽江玉米粗缩病流行原因研究和防治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丽江玉米粗缩病流行原因研究和防治对策

丽江玉米粗缩病流行原因研究和防治对策   摘 要:丽江玉米粗缩病是由白脊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几年来,此病害继续蔓延,为害面积扩大,并日趋严重。经过3a调查,初步总结出玉米粗缩病在丽江的发生规律,分析了其流行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发病特点,提出调整播期、加强管理、清除杂草和药剂防治等对策。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流行规律;防治建议;丽江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54-03 玉米粗缩病(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MRDV)是严重危害玉米的一种病毒病。我国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报道[1-2],并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该病在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大流行,于20世纪90年代发现该病在河北、山西、山东等10余个省市再次流行[3-5],2005年玉米粗缩病在河北省再度流行,造成了玉米严重减产,个别地块甚至毁种或绝收[6]。近几年来,玉米粗缩病在云南省的大理祥云县、昆明市寻甸县等地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已成为云南玉米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病害。而在丽江,玉米粗缩病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现的较为严重的玉米病害[7],在自然条件下,发生面积约为0.23万hm2/a,损失玉米产量在259.84万kg,对丽江的玉米生产危害较大。 丽江玉米粗缩病是由白脊飞虱(Unkanodes sapporona (Matsumura))以持久性方式传播[8]。本研究主要是参照陈巽祯玉米粗缩病的严重度分级方法[3],于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对丽江玉米粗缩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其发生规律,为丽江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选择 在丽江白沙选择往年玉米粗缩病发生危害较重的田块进行试验。供试玉米品种为本地主栽品种会单4号。播种方式以按不同的播种期(清明和芒种)和不同的种植形式即小麦田套种小块插花净种(不盖膜)和大麦后小块插花净种(盖膜)进行。 1.2 试验方法 在不同种植形式和不同播种期的田块,调查3块,每块调查5行,每行从田头向田中调查200株,每块田调查1 000株,统计玉米粗缩病各级发病样本数及健康株数。并连续3a在田埂和沟边禾本科杂草上进行系统调查,每次调查10点,每点调查0.2m2,每隔5d调查1次,详细调查记载白脊飞虱虫数及虫态。 按以下公式分别计算各发病叶龄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该级的代表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一级代表数值)×100] 式中:∑是各级乘积数值的总和。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 患病植株叶片浓绿,节间短缩,顶部叶片僵直簇生,叶背面的叶脉上产生粗细不一的蜡白色突起(图1)。轻病株果穗小、结实少或畸形不实;重病株果穗和雄穗不能抽出或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常常提早枯死,无果穗或有穗无粒。 2.2 播种期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表1),玉米在芒种播种比在清明播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高,芒种播种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率在40%以上,病情指数在20%以上。可见,玉米的播种期不同,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不同。 2.4 传毒介体的影响 白脊飞虱是丽江玉米粗缩病的主要传毒介体,玉米苗期是否与白脊飞虱第一代成虫盛发期相遇及相遇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该病发病轻重的主要因素[7]。从表2可看出,4月中下旬开始,第一代白脊飞虱若虫从小麦上转移到麦田套种的玉米苗上危害,6月上旬第一代成虫进入盛发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高峰期。因此,在清明播种的玉米,待白脊飞虱第一代成虫出现时,玉米已脱离易感病的苗期,抗病力显著增强,所以发病较轻。而在芒种播种的玉米,苗期与白脊飞虱成虫盛发期相遇的时间最长,故发病最为严重(表2)。因此,玉米易感期应该避开白脊飞虱的盛发期。 2.5 田间杂草的影响 生长在田间路边禾本科杂草如画眉草、早熟禾、棒头草、马唐等是白脊飞虱重要的越冬寄主,也是发生流行的基本条件。因此,凡是靠近禾本科杂草种类多的路边、沟边、篱笆边以及管理粗放的玉米田块,玉米粗缩病的发生都比较严重,其原因是带毒的白脊飞虱若虫在田埂地边杂草越冬,羽化后为害麦茬玉米苗,白脊飞虱往往先在玉米地块中部为害然后再向周围扩散。由此可见,田边路傍的杂草对粗缩病发生、流行有重要的影响。 2.6 肥水的影响 丽江白沙的玉米田块土壤瘠薄,严重缺水,玉米出苗后生长势弱且缓慢,增加了玉米苗期受白脊飞虱传毒的机会。因此,应施足底肥,适当配合N、P、K肥的施用,并注意玉米播种和出苗后的水分管理,促使玉米生长发育健壮,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 2.7 流行原因分析 20世纪70年代玉米粗缩病在丽江白沙乡零星发生,但近几年来此病害继续蔓延,为害面积扩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