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语文课堂上小组讨论之有效途径
中学语文课堂上小组讨论之有效途径 【摘 要】小组讨论教学是21世纪教育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即学生根据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个人的看法,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小组讨论;教学
小组讨论教学是21世纪教育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即学生根据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个人的看法,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小组合作探究中,”讨论”环节的重要性
“我们处在一个要求广泛合作的时代,善于合作是心理健康和个人人格发展的基础。同学之间互帮互学能促进大家共同进步。” [1] 小组讨论教学法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 笔记量明显减少, 对课程更感兴趣,更易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课堂枯燥程度大大降低, 课堂参与度明显增加, 学生对于课堂内容更易于理解, 课堂提供的信息量更大, 对于知识的印象更深, 课堂提供的知识外延也更多, 更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交流明显加强。
二、在语文课堂上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讨论的策略
(一)充分自学
学生只有经过认真自学,充分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学习《雪》一课时,我安排学生在讨论前用导学案进行个人自学:“找出文章描绘了哪几幅画面”;“作者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感情”,再进行小组讨论。作者认为“江南的雪平和恬淡,有作者美好的回忆,可他更欣赏北方的雪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勇于孤独地抗争”才能被学生所理解。只有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自学,再深入讨论,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无错意识
一千个读者就要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本的解读上,教师要给学生树立答案无错意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思考,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广泛参与。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仅能使他们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还能活跃他们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智慧潜能。
(三)入情入境
语文老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和感情。“应让学生充分地体验,让学生的生命情感之门打开以后,感受语文的精彩与魅力。” [2]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出一种生动的场景和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参与讨论。如讲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报告文学时,采用多媒体用大屏幕展放有关罗布泊过去优美的景色,并配以轻音乐,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
(四)分组原则
小组编排的原则是“优、中、差”穿插,即4-6人小组中,有一名优等生担任小组长,中等生两名,后进生两名。这样的座次方式既有利于“一帮一,共同进步”的小组互助。所谓“兵教兵,兵帮兵”,多层次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为后进生的转化创设了有利条件。
(五)讨论内容的设置
语文课堂上的讨论,就是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展示某个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议题中心进行发言,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积极发挥组织者、调节者的作用。小组讨论就是要让学生能有话可说,能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讨论,也并不是每节课都要讨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讨论来完成。所以讨论的问题必须是教学实际需要的,经过精心选择的,所以语文老师应该设置好适合讨论的内容。下面就以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来举例。
1.侧重主观感受的问题
案例一:《五柳先生传》
我让学生熟读课文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这样的人?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各有见地。“我认为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我是从常著文章自娱看出来的”;“我认为他是一个率真、洒脱的人,从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看出来的”;“我认为他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我认为他是一个穷人。”学生们踊跃回答,场面热烈。这样从学生的角度提问题,能有效提高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个人难以完成的问题
案例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本文的中心论点到底是什么呢?刚提出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是并不统一的,有的认为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学生马上持反对意见: “不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后来也有同学认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看来这个问题一时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于是我先给学生讲清楚议论文常用的论证结构,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论证结构和文章内容来进行讨论,看看哪个小组的解释最合理。这样一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让他们在讨论中相互之间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寻找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小组的力量来完成个人难以完成的问题。
3.一篇文章多种理解的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东南亚歌曲之闽南歌曲探究.doc
- 东汽600MW汽轮机润滑油保护装置可靠性探究和优化.doc
- 东海大桥基于温度序列挠度研究.doc
- 东海防空识别区和中日关系.doc
- 东盟对华钢铁产品反倾销动因和应对措施.doc
- 东胜煤田大牛地地区煤质和煤岩特征.doc
- 东莞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doc
- 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相储层特征和物性控制因素探究.doc
- 东营凹陷现河地区隐蔽油藏描述方法探究.doc
- 东阳市电子商务和专业市场融合发展探究.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