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乌拉盖管理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调查
乌拉盖管理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调查 摘要: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证实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在我盟的存在,并为为今后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通过对宿主动物种类、分布和生态环境调查,宿主动物病原学调查检测,人群既往感染及患病调查,对鼠肺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检测;采用ELISA方法对人体血清和鼠血清进行流行性出血热感染后IgG抗体的检测。结果 3年检测的野鼠平均带毒率为6.73%,感染率20.32%;家鼠带毒率7.69%,感染率8.54%。采集人血清标本64份,IGg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25%。结论 在后蓝旗村及周边五号村等6个村、8个自然聚居点、4个大型农牧场、31个个人放牧点,区域面积1015平方公里范围内捕获的宿主动物中检测到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阳性及病毒抗体阳性,同时部分人血清抗体阳性,证明此区域范围为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为锡林郭勒盟确定的首个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疫源地应为家鼠和野鼠混合型疫源地。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调查;疫源地
1前言
流行性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目前已知的20余种血清型/基因型中有50%以上致人发病[1]。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等。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分布广泛,每年发患者数占世界报道的汉坦病毒感染病例的90%以上。我国是受汉坦病毒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大陆的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病例发生,台湾也有汉坦病毒感染病例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亦较广泛,分布在9个盟市。与我盟相邻的兴安盟、通辽市近几年均有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报告。锡林郭勒盟自有疫情报告记载以来,一直没有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报告。
2008年3月,传染病疫情监测网络报告我盟东乌旗1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病例由解放军第251医院报告。经调查核实,该病例发病前在乌拉盖管理区后蓝旗村居住2w后,出现发热等类似感冒症状后逐渐加重,后经锡盟医院诊断为肾衰转解放军第251医院,临床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后因肾衰死亡。通过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初步推断病例可能感染地点为乌拉盖管理区移民点后蓝旗村。
为了对疫情有较系统了解,决定组织对该移民点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调查。
2调查目的
2.1证实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在我盟的存在;初步了解疫源地范围及媒介动物分布特点。
2.2调查了解当地人群既往感染及发病情况。
2.3为今后防治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和建议。
3调查内容及方法
3.1宿主动物种类、分布和生态环境调查 对乌拉盖管理区后蓝旗村移民点及周边不同地理景观区域野外和居民区主要宿主鼠类种群的构成及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明确居民区和野外优势鼠种,对捕获鼠进行分类鉴定。
3.2宿主动物病原学调查检测 剖取鼠肺和采集鼠血清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实验室检测工作由自治区疾控中心和锡盟疾控中心共同完成。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鼠肺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检测;采用ELISA法对鼠血清进行流行性出血热感染后IgG抗体的检测。
3.3人群既往感染及患病调查 采集密切接触者及附近居民血清,用ELISA法检测IgG抗体;通过走访询问密切接触者和附近居民及查阅病历,了解既往患病情况。
4结果
乌拉盖管理区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西麓,东接兴安盟,南邻霍林郭勒市,是锡盟、兴安盟、通疗市三盟市的交界处。北与蒙古国接壤,辖区总面积5013km2。其中:草场、林地、耕地分别占总面积的91.7%、0.3%、3.6%,总人口18376人。移民点总面积为723.9km2,总人口1212人,包括9个嘎查(村),其中后蓝旗村(斯仍音昭村)距乌拉盖管理区管委会所在地巴音胡硕镇150余km,临近宝格达山林区,北部有一小片桦树次生林,现有住户60余户,人口约190人。该村人口居住分散,大多住户相互间距数公里或十余公里,少部分村民靠近林区居住,是农牧业结合区。该村人口居住卫生条件差,春天羔羊生产时有的人畜混住。院外有草垛、煤堆、泥坑、粮仓等。
3年共对13类野外的不同生态环境、居民区和8类不同鼠种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调查区域以后蓝旗村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主要涉及5个村、8个自然聚居点、4个大型农牧场、31个个人放牧点,调查覆盖区域面积达1015km2。3年共捕获家野鼠521只鼠,采集并检测了鼠肺253份,鼠血清330份。检测人群血清64(密切接触者17+普通人群47)份。
4.1主要宿主动物分布 该地区主要分布的鼠种为:黑线仓鼠、褐家鼠、小家鼠、达乌尔黄鼠、达乌尔鼠兔和一种未分类鼠。
不同生境分布的优势鼠种为:野外农田周围以黑线仓鼠为主;滩地以达乌尔鼠兔为主;典型草原地带以达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语文教学中儒家道德文化渗透研究.doc
- 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探究.doc
- 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doc
- 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育探究.doc
- 中学语文教育应培养学生审美情操.doc
- 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方法.doc
- 中学语文课堂上小组讨论之有效途径.doc
-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研究.doc
-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doc
-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和对策.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