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思维在英语课堂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互动式教学思维在英语课堂中应用

互动式教学思维在英语课堂中应用   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是目前英语教学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其具体措施包括保证出勤率、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消除“睡课”等不良现象。引发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以讲授知识为主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常常忽略学生的个体性,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平,更不会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何让英语课堂更有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让教与学都达到最佳状态?这需要教师拓展教学思维,使教学朝着“互动式”的方向发展。互动是一种理念、一种方法,也是具体的教学事件。互动式教学思维主要包括“六要素”:Why(理论基础),Who(互动主体),When Where(互动的时间与时机)What(互动内容)与How(互动方式)。 一互动式教学思维的理论基础 20世纪初,支配教学活动的心理学理论是行为主义,即要求学生养成好习惯。行为主义有其正面作用,但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行为上,而不是集中在促使学生做出行为的原因上,即只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挖掘深层原因。行为主义促进学生重复那些得到强化的行为,忽略了行为主体对问题的理解,忽略了主体内在的固有的逻辑能力。强调好习惯训练可以调整学习者的行为反应,但却忽视了反应主体对未来意外事件的理解力,结果导致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但不知道为什么做。实际上,前两者是动物也会的,第三者才是人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突出个体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强调要赋予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倡学习者将自身经验带进学习过程,成为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解决者。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的过程。因此,学习不是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只是“刺激―反应―强化”过程。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建构主义者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建构主义教学论强调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认为合作学习是必要的,因为学习者需要同其他人(教师和同学)联系,以便对客观世界如何建构的方式方法取得共识。由此可知,互动式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二互动式教学思维在英语课堂的体现 1互动主体 作为一种人际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互动”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间发生,一个个体谈不上相互作用。但仅仅有两个以上的个体客观存在,个体之间只是简单的施加与接受、刺激与反应或被动的单方面作用,不能认为彼此之间存在“互动”。只有当这些共存的个体之间行为发生相互联系和彼此能动反应时,才谈得上“互动”的存在和发生。因此,在课堂互动活动中,师生双方是同等重要、互为主体的。同时,根据不同的任务,互动会有不同的主导。按互动主导来分:互动可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师互动。师生互动由教师发起互动,包括教师与单个同学、小组或全班同学的互动,这是我们所熟悉的互动方式。生生互动即学生的小组互动、单个或小组学生面向全班同学的互动,即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这种互动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应逐渐增多。生生互动更能扩大课堂互动的参与面,体现课堂教学中的“以学生为本”的精神,更能把教师从“独白式”的讲授中解放出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生师互动是学生向教师发起的互动活动,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向教师提问。 关于互动主体,目前的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在理解上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1:学生动起来就是互动了。这是一个错误观点。正确的理解是: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动,要积极主动地走进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去,要和学生一起学习,要向学生学习,而不是单边的认为“我的教学设计就是学生需要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积极的互动,教学相长。这意味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平等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对话、协商、讨论,以达到认识上的共享与共识。 误区2:教育公平就是教师要和每个学生有同等质量的互动。实际上,师生互动具有非对应性,教师既要注意与一组学生保持互动,同时又要有意识地与个别学生保持经常性的有效的互动。如对于英语基础较差,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就要更多的与之互动,观察了解其听课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更多地进行鼓励等。与这类学生的互动时间会远远超过与班级中其他同学的互动时间,而且这样的同学意志力不坚定,需要长期的关注和互动。 误区3:学生很懒,不爱思考,不爱提问,导致课堂上没有生师互动。实际情况是学生的提问能力,包括自主探索知识和技能的精神和习惯,在过往的受教育过程中受到了扼制。目前的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教育”从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不断地限制学生的认知好奇心。当孩子不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