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文化角度看英国殖民统治后印度文明异化
从文化角度看英国殖民统治后印度文明异化【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载体,印度文化以多元、包容著称,在频繁的外族入侵下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拼盘发展模式。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完成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后,以经济发展为原动力、以科技为支撑,征服印度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西方化改造,印度传统文化思维至此被拦腰截断,其文明发生了异化发展。
【关键词】文化 英国殖民统治 文明异化 印度
英国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的190余年间对印度的影响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入侵者。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科技手段植入整个印度国家和民族物质和精神的骨髓深处。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现在自诩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然而,其所谓的现代化与文明转型,真的是一条康庄大道吗?
英国殖民统治的建立
16世纪,世界三大穆斯林帝国占据了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区,阻碍了西欧与亚洲等地区的陆上商贸往来。当葡萄牙人沿着非洲大陆海岸线开辟印度洋的商路航线时,这些帝国的统治者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一切意味着什么。西欧人驰骋于海洋,没有以往在陆上与穆斯林的争斗,世界商路的大部分贸易转移到海路,西欧因此变得富裕,促进了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面对葡萄牙、荷兰和西班牙的海上贸易利益,英国商人蠢蠢欲动。1599年,伦敦商人向英王政府提出建立一个面向东印度贸易的公司,1660年东印度公司建立。1757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殖民侵略取得决定性的进步,孟加拉被征服,随后“王公一个一个被击垮,庞大的印度终于被渺小的东印度蚕食鲸吞,成为世界近代史上一大荒诞的现象”①。
由于英国国内工业革命的完成,商业垄断资本让位于工业垄断资本,在国内大工业资本家的驱使下,英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手段瓦解了东印度公司,1858年英女王加冕为印度皇帝,英国政府直接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在内阁设立印度事务大臣,全权负责印度殖民地的相关事务,在印度进行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改革,深刻影响了印度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
印度文明的主体―宗教
印度是一个宗教繁盛之地,宗教是印度人生活的中心。雅利安人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入侵次大陆,并征服了当地的土著居民,吸收了他们关于宗教方面的资源,以自身的宗教信仰为主体,形成早期的吠陀教,以四部《吠陀》为经典。《吠陀》经典注重祭祀的重要性,以祭祀的履行与否作为判断最高善恶的标准。《梨俱吠陀》中的“原人”―“婆罗门是这原人的嘴,他的双臂为刹帝利,他的两腿是吠舍,他的两足生出首陀罗”②。当时,四大种姓阶层已出现,并被赋予一定程度的宗教约束力,为了对当地原著居民和自身内部因私有制而沦为下层贫民的统治,在早期部落时代,宗教成为自然和必然的选择,到了吠陀后期,宗教对种姓发生了全面的约束作用。可以说,印度文明是一种早熟的宗教文明,其发端和深化都与宗教形影不离。印度文明以宗教为主体,形成了以印度教为主体的文明发展模式,对外来文明采取包容、并存的态度,对内实行严格的种姓制度。在别的文明中,社会群体上下层级的划分首先或主要是以掌握的社会财富或社会权力为依据,但印度是以宗教的洁净程度为准绳,婆罗门负责向神祭祀,诵读经典,被认为与神最近,故社会地位最高,其他依次而排列。
早期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低下,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强,只能顺从或逃避。南亚次大陆炎热的气候可以使人达到一种恍惚的状态,印度河、恒河的泛滥,加之来去无常的外族入侵,使人的生命显得脆弱不堪,没有安全感的保障,人们宗教信仰中认为存在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世间一切皆为空,能感知的一切都是幻象。追求一种永世的精神解脱,相信因果业报与生死轮回。印度教认为存在一个无限的不变唯一实在,除此之外一切都是空的,所以印度教徒有四生活期,即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和遁世期。在完成了结婚生子保证社会繁衍的义务后,不再沉浸于人世的虚无享乐之中,修习悟道,最后彻底斩断一切尘缘,经过林栖期的修行后再次回到人间,虽肉身处于尘世的人海中,但精神灵魂早已超越了这一切,托钵苦行,在人世间尽自己所能助人直至死去,这样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解脱。佛教讲求缘起性空,一切都在变化,人的感官及思维都是人解脱的业障,佛陀在临终前所示“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静寂,这是超越印度教的内省方式的根本认识。印度宗教的思维深度在不断加深,方向是一以贯之的获得魂灵的永世解脱,跳出业报轮回的圈子,这构成了印度宗教文化的永恒追求。印度教所设计的种姓制度不仅是印度教徒的生活准则,也是整个印度文明群体的准则,其实质不是为追逐世俗权力和财富,而是为了获得最终的宗教解脱。
英国殖民统治后印度文明的异化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历经东印度公司和英国政府管制时期,前者竭泽而渔的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不适应其最终目标的实现。英国政府接管印度后,笼络印度原统治上层,保证其原有的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管理规范问题探究.doc
- 人口均衡发展和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文献探究述评.doc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环境建设思索.doc
- 人和自然与谐发展哲学解读.doc
- 人学范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失和改进.doc
- 人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和建议措施.doc
- 人工挖孔灌注桩承载特性探究.doc
- 人工智能发展问题探究和思索.doc
- 人工智能和语言教学完美结合.doc
- 人工智能理论和其在人脸识别中应用.doc
- 《小学美术教学中非遗文化传承的跨学科融合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化经营中的农业土地流转政策创新与实施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听力技巧与学生听力水平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与金融信息安全保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职业院校“双证书”制度实施中的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生态修复工程植被恢复技术在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社会效益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预警机制设计与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 安塞腰鼓教学实录(pdf) 新人教版.docx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常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绘画教学策略优化与年龄心理成长规律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空白模板通用.docx
- 23S516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图集.pdf VIP
- (完整版)《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pdf
-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docx VIP
- 医院物业后勤化管理重点部位强化清洁方案及消毒隔离措施方案.docx
- 增量学习与类增长的融合.ppt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Siemens S7-1200 (煤炭工业应用)_(11).项目案例分析:矿井提升机控制.docx
- 课题申报书:大学生“慢就业缓就业”心理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docx VIP
- PROE-Program程序设计全解析.doc VIP
- 2014抗爆、泄爆门窗及屋盖、墙体建筑构造14J938.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