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挖孔灌注桩承载特性探究
人工挖孔灌注桩承载特性探究
人工挖孔灌注桩(简称人工挖孔桩或挖孔桩),它是利用人力在工程需打桩的位置挖掘成设计桩径的圆孔,边挖边采取护壁措施,在挖到设计深度后对桩孔进行清理然后在孔内放置钢筋笼,最后灌注设计标号的混凝土养护成型的一种桩型,即采用某种技术手段将传统的实心断面改为环形断面的基础桩。人工挖孔灌注桩在质量和经济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点,如直径大、能扩底、单桩承载力高、在成桩施工过程中能够直接人工观察、施工工艺和设备比较简单、无须重大设备、利于环保、节省材料与体积以及利于组织流水作业等,为中、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构筑物,实现一柱一桩创造了条件。因为人工挖孔灌注桩荷载传递机理、荷载-沉降特性以及其破坏模式的复杂性,对于该桩型,尤其对承载性状及破坏机理的研究工作还不够,还没有彻底清楚其工作机理,因此,对人工挖孔灌注桩承载特性进行研究,是极为必要的。
一、人工挖孔桩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1、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
建筑桩基的设计一般应满足以下两点要求:第一必须保证桩和土之间具有非常稳定的相互作用,第二必须保证桩自身具有满足要求的强度。同时桩的截面尺寸和桩长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楼层数量、荷载情况、场地地质和环境条件、当地使用桩基的经验、施工能力和造价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人工挖孔桩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桩的几何尺寸的选择及桩的布置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桩径与桩长的选择,一般是根据已经掌握的各方面资料,由设计人员依靠经验初步选定桩长与桩径,而后,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对于桩的要求,核算初步选定的桩型是否满足,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则需重新拟定尺寸,再次进行核算,直到最终满足要求为止。一般来说,人工挖孔桩采用一柱一桩,可使基础结构设计大大简化。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一2008)》,扩底桩最小中心距为1.5D或D+lm,其中D为扩大端的设计直径。
2)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
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2008)》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1,32],大直径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为:
2、工程地质勘察
在工程建设中采用桩基础,必须首先根据桩基的特点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勘察工作的失误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不胜枚举,因此勘察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人工挖孔桩的承载能力和工作状态。工程建设采用桩基,必须首先根据桩基的特点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桩基勘察在按常规要求弄清场地工程地质水文条件的同时,要着重注意解决三个问题,即合理选择桩端持力层、正确提供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标准值、正确估计沉桩的可能性、提出桩型选择和桩基设计施工建议。
3、桩身混凝土质量
上部荷载通过桩体传给桩端持力层,如果桩身混凝土质量得不到保证,那么桩自身的强度就会成为桩承载力的瓶颈。因此,桩身混凝土质量优劣是影响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4、桩端持力层的可靠性
人工挖孔桩一般为端承桩,它的竖向承载力主要是由桩端持力层所提供的。因此,在桩身质量得到充分保证时,桩端持力层的可靠性对于人工挖孔桩的承载力有决定性的作用。
5、成孔质量
工挖孔桩依靠人力和简单原始的工具进行开孔,所以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在成孔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孔径、孔深等指标与设计值的偏差。孔径的偏差会使桩径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到桩身的承载能力,孔深的偏差会导致桩端不能很好的进入持力层从而导致桩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
二、人工挖孔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1、ADINA系统简介
ADINA系统是一个单机系统的程序,用于进行固体、结构、流体以及结构相互作用的流体流动的复杂有限元分析。借助ADINA系统,用户无需使用一套有限元程序进行线性动态与静态的结构分析,而用另外的程序进行非线性结构分析,再用其他基于流量的有限元程序进行流体流动分析。
2、建立模型
模型是轴对称的,考虑到模型边界条件、材料属性和计算的收敛性,这里选择多节点的四边形单元。另外,在桩土接触面上建立了摩擦单元,把桩体作为刚性目标面,土体作为柔性接触面。
该人工挖孔桩桩径1m,桩埋深10m,上部荷载为1000t。桩身混凝土采用C25,则桩身材料建模参数为:fc=11.9N/mm2,ft=1.27N/mm2,弹性模量Ec=2.5×104MPa。泊松比μ=0.2,密度为2.5×10-9t/mm3。
地基土为粉质粘土,地基土建模参数为:粘聚力c为21.6kPa,内摩擦角22°,土的重度为r=18.56kN/m,弹性模量为E=15.8MPa,泊松比μ=0.4。选取413个节点,建模如下图所示:
初始模型
3、沉降变化分析
荷载逐渐施加,取七个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