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中俄文化交流推动俄罗斯入境旅游市场探究
以中俄文化交流推动俄罗斯入境旅游市场探究 俄罗斯在2000-2012年之间一直名列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国第三位,并且近几年与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占第二位的日本相差越来越小。目前我国对开辟俄罗斯客源国游客的重点都几乎都是贸易游、经济游等方面,对最根本的文化旅游资源关注度不足。关注俄罗斯客源国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是我们促进俄罗斯入境游客数量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保证。
近年来,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发展,中俄两国在旅游方面的合作明显加强,中俄旅游交往更加密切。俄罗斯是我国主要的入境旅游客源国之一,最近几年来一直紧随日本与韩国之后,排第三位。2012年,俄罗斯来华游客达242.62万人次,旅游人次将近占了整个欧洲旅游市场的一半。随着中俄在经济等社会活动方面的频繁交流合作,双方文化的交流将更有推动中俄旅游发展的意义。中国和俄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种文化的碰撞不仅对中俄旅游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中俄两国国内的发展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旅游方面,对中俄文化交流进行初步探究,并研究促进俄罗斯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的方法。
一、俄罗斯对中国入境旅游概况
由于地缘优势,俄罗斯与中国的经济贸易交往甚密,故俄罗斯入境旅游市场在边境贸易的促进下自发成为我国重要的入境旅游客源国市场。从2002年至今,俄罗斯来华旅游入境人次数一直保持在127万人以上,并且逐步增长一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2007年和2008年,俄罗斯入境旅游人数达到了300万以上,但是,这之后俄罗斯入境旅游市场,俄罗斯旅游受灰色清关事件和中国护照政策的影响,俄罗斯入境旅游客源国市场入境旅客量数量整体下降,2008年之后就呈不稳定增长,所以我国需要寻找新的促进俄罗斯来华入境旅游的途径来刺激俄罗斯入境旅游人数稳步增长。
二、中俄文化的差异
由于历史、地域、外部发展环境等各因素差别巨大,中俄两国文化差异悬殊。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光辉璀璨,接受西化历史较为短暂;俄罗斯文化历史大约一千年,相对发展时间不长,但却十分繁荣兴盛。
中俄地理环境的南北之别直接导致两国文化起源各不相同。东方的古中国幅员辽阔,在数千年的演变中,形成了以儒学思想为主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儒学思想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九大核心思想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由于中国所处地理环境优越,故中国古代闭关锁国,西方文化长期难以渗入,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原生文化。而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的交接地带,与亚洲、欧洲的文化交流都较为顺畅,在东西方文化交汇交融甚至是冲击之下,俄罗斯形成了典型性结合东西方文化的边际文化。
中俄两国气候条件不同,从而文化结构亦有所不同。中国气候四季分明,南方北方气候南辕北辙,中国多种多样的气候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产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表明在中国,各种文化都可以共存和发展,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多维结构。而俄罗斯的气候冬季漫长,夏季稍长,春秋季节不明显而短暂。这也体现了俄罗斯文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两极性和矛盾性,俄罗斯人民能够把东西方文化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融合并吸收,反映了俄罗斯文化的对立性和两极性。
中俄宗教信仰不同导致两国文化中精神追求不同。中国宗教以佛教为代表几乎都是外来引入,由于中国古代皇权至上,推崇独尊儒术,儒家的道德伦理是百姓们待人处事的准则。宗教在中国并未作为统治阶层的精神代表,也更不可能发生宗教与皇权的纷争。而俄罗斯则是全民崇尚宗教的国家,东正教的教义是民众生活的行为准则,是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基础,所以,俄罗斯文化部分程度上是东正教精神文化。
三、从文化交流方面审视俄罗斯入境旅游问题
俄罗斯本国的出境游客中,目的地最多的仍然是欧洲各国。除去地域东西差异,俄罗斯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原因,俄罗斯来中国入境旅游的游客多集中于远东地区,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远不及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为首的西部地区,而这一部分游客往往经济实力强,喜欢选择欧洲作为目的地。除此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文化上,俄罗斯游客对欧洲文化比较向往和认同,认为欧洲文化与俄罗斯文化如出一辙,他们对欧洲文化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俄罗斯游客对东方文化不甚了解,缺乏最基本的熟悉感,很难让俄罗斯民众对中国产生向往的感情和出游的动机。
文化宣传不足,俄罗斯游客对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不了解。近些年,中俄两国交往越来越紧密。尤其是2006年开始,中国两国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等活动,俄罗斯人对中国已经有了最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但客观上来看,俄罗斯人对中国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依然知晓的很少。俄罗斯人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来中国入境旅游的意愿。
中俄两国语言交流困难,俄语人才缺乏。跟俄罗斯来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接待的人数相比,我国的俄语导游和俄语翻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创意产业社会性需求看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教育可实行性.doc
- 从加多宝红罐包装看色彩在设计中应用原则.doc
- 从加强预防与治理腐败角度谈搞好党风廉政建设问题.doc
- 从医疗纠纷原因谈基层医院发展.doc
- 从危险化学品生产验收看安全生产.doc
- 从即墨地区食盒使用看民间传统文化流失.doc
- 从历史史料中回望黄质夫.doc
- 从压力感视角看税务系统师资队伍.doc
- 从古今差异探究我国马球运动流变.doc
- 从合同法维度探究第三方网络团购中法律问题.doc
- 八维解析“对等关税”下的中国产业韧性图谱.pdf
- 战略与运营视角下的企业税费管控-序-朱海明(中国最励志的讲师之一)著202504.pdf
- 2025年新闻记者采编类职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考试题库(附含答案共450题).docx
- 2015年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答案.docx
- 2019年四川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 2018年全国导游资格证《导游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pdf
- 2023年全国导游资格证_《导游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 2015年河南新乡红旗区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答案.pdf
- 中资企业在阿联酋发展报告(2022-2023).pdf
-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024年广东省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产业调研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