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农村留守后进生形成研究和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留守后进生形成研究和对策

农村留守后进生形成研究和对策   【内容提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农民利用自身的优势,外出务工,迫不得已将其未成年子女寄居于祖父母或亲戚朋友农村家中,走入城市谋生,从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后进生更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大难题。让留守后进生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紧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留守后进生形成分析及对策,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农村留守后进生;形成原因;转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0 农村留守后进生无论是在思想、行为、成绩、道德上都是比较差的学生,有厌学情绪。我们应该去改变后进生,让他们的前途变得光明,这样在有利于培养心理健康的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大限度地减少学生辍学,从而减轻对社会的压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认为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普遍存在自卑的消极心理,凡事缺乏热情。 在农村由于90%的家庭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务工,失去家庭教育的孩子就像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无拘无束,我行我素,无人看管。这些孩子自然成了班时里的后进生。这些后进生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父母在外也无法顾及到小孩的教育问题,偶尔知道孩子在校的情况也只是对孩子太多的的埋怨,训斥,怒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这样必然形成孤独漠然的个性。这种性格进一步阻碍后进生交往与学习的需求,导致后进生很少主动与人沟通,更难与人交往,更加孤独、压抑。再加上班里其他同学的讽刺、挖苦和课堂教学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这种歧视导致后进生自卑、自闭,排斥在群体之外,不愿、不敢,也没有信心和同学交流。后进生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孤独使他们在班里总感觉低人一等,一直处在冷漠的境况之中,他们在班里感觉抬不起头来,老是不及他人,活泼向上的心理被压抑,心态消极,对需要付出劳动才能做好的事情,缺乏热情与兴趣,从而自暴自弃。这些极少学生在课堂上是不能够专心致志地听课,总是精神萎靡、神情呆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无所事事。对学习的好坏”无所谓”。 (二)一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爱好。 多数留守后进生是被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形成隔代教育。这些监护人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都很低,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宽容、放任。或是由亲戚朋友代为临时监护人而形成上代教育。作为临时的监护人,他们有所顾虑:不是亲生儿女,不好严格管教。这些留守后进生一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盲目,被动。在学习中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过程都是在盲目和被动的状态下进行,对教师所传授的学习内容掌握得不够好,而且本身基础又差。由于新旧知识衔接不好,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就导致后进生对学习没有信心,厌学。 (三)一般都有复杂的逆反心理和较坏的脾气。 由于留守后进生与临时监护人难以形成情感、语言上的沟通,从而存在自卑、孤僻、悲观或敌对、暴躁、冲动、破坏等心理偏差,也表现出厌学、性格内向、敏感、成绩差。留守后进生大多同时又是双差生,如逃学,不听讲、不进行教学上的练习、不守纪律、与教师关系敌对。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已的轻视,部分后进生的心理也是逆反的。有些学生自觉意识较差,大大咧咧,不喜欢受拘束。因此,当老师对其提出某些要求或进行某种教育时,他们总觉得不愿意受拘束,于是便对老师的合理要求形成逆反心理。这些学生总感到不自在,对教师感觉畏惧,也和老师产生距离,甚至有时不堪重负产生对抗情绪,脾气也败坏起来 (四)一般都有懒惰行为和厌学现象。 部分留守后进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时难得与子女团聚,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等的关心过问甚少,如此家庭,教育学生方面就显得明显欠缺。父母长期不在自己的身边,加上隔代教育对自己的溺爱、宽容、放任。从小就没有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怕苦、怕难、贪玩。老师抱怨学生不想学习的现象是极其普遍的,常常发现学生的成绩与教师付出的努力愿望出现大的反差,抱怨更重。学生的学业负担重,家长的期望过高等,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 就以上几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留守后进生过多的抱怨责怪都是徒劳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后进生所存在的这些心理和现状,采取相对应的积极措施,才有可能对留守后进生进行转化或有所帮助。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变得有成效。对于教学方法长期处于单调划一、方法粗暴、简单,不能真正了解和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教师,学生顺向型向逆反型转变的过程更提前。留守后进生除心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