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现状和对策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现状和对策探究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现状和对策探究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就留守学生心理现状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农村留守学生;心理现状;对策分析 一、造成“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监督 被调查的大多数留守孩子都希望生活在父母身边,他们渴望父母的爱,尽管他们中很多孩子都开始渴望独立,但他们依然希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和关爱对于孩子正常、健康的心理形成与发展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另外,调查中有54%的“留守孩子”认为父母亲对他们的要求很严格。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大,自律性差,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而父母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失去父母监管的初中生,大多数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们教育小孩时往往宠爱有加,在物质上尽可能满足孩子们的要求,而对他们的学业、生活习惯的培养方面则严格不足或缺乏监管能力,往往会使孩子们过早接触网络、电子游戏和不良书刊,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此走上歧途。 2、社会不良文化对留守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今社会上到处充斥着对孩子成长不利的不良文化现象,黄色书刊、充满暴力、色情的影碟片、不健康的网络游戏等,严重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尤其是大量黑网吧的存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危害性最大。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但很多心理专家也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危险时期”,更有专家通过个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小学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这种猎奇心理往往使他们对网络游戏非常感兴趣;农村“留守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久而久之,便沉湎其中不能自拔,最终荒废学业,毁掉青春。在调查中,32%的学生表示自己上过网吧打电子游戏,男生中的比例则高达52%,这个比例是相当惊人的,学生上网已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第一杀手。而在一些城镇、农村地区,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打击力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一现象。有些学生痴迷于网络交友,而在现实生活中则缺少真正的朋友,导致他们的心理更加孤僻,逃避现实生活。网吧已成为农村学校老师、家长最痛恨的地方。 3、教师落后的育人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农村、城镇学校的教师,无论从教育理念、方法上跟城市教师相比都有较大差距,许多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单一、简单,甚至粗暴,缺乏爱心,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教学上,却不肯花时间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4、不健康的家庭关系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调查中,有1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关系不和睦(主要是爸爸妈妈关系不和),他们认为自己最苦恼的事是家庭关系不和睦。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的心理是很难健康成长的。 5、缺少真正的朋友在调查中,拥有优秀的学习成绩排在留守学生们最渴望的事中的第一位,而能结交到真心的朋友位居第二,这反应了他们对友谊的需求。绝大多数的学生表示自己在遇到困难或麻烦时首先想到的是 找朋友倾诉,缺少真心的朋友往往使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埋在心里。 二、应对措施 1、实施导师制度,用师爱弥补父母之爱的缺憾 这是山东省肥城市仪阳中学针对“留守学生”而实施的一项制度。导师制度要求各班依据本班“留守学生”的人数和特点,分别承包给科任教师,同时给每一位承包教师制定责任和义务;明确被承包的“留守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估中所达到的目标,同时制定导师联席会议制度,要求所有教师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商讨共性问题,对个性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对症下药。 该校实施“导师制”后,许多学生视导师为父母,“留守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本人认为这一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一定要有爱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来对待,让他们从内心里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只有当这些孩子们把老师视为父母的时候,我们的心理教育才能算是成功的。 2、建立家校联系网络 多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们每月至少给孩子打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书信,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多给孩子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师要尽可能劝说家长中留一人在家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更不用提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了。据《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有95%的家长没有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农村“留守孩子”的家长们大都长年在外,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就等于零。教师要不时地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学生的心理变化,指导家长改变传统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