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卧式压力容器优化设计方法
卧式压力容器优化设计方法
【摘 要】本文就卧式压力容器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结合了具体的实例,系统分析了卧式压力容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对比了优化方案,以期能获得理想的结构设计方案。
【关键词】卧式压力容器;壳体厚度;优化设计
0 引言
压力容器是专用的轻化工设备,其设计除了具有一般通用机械设计的共性之外,更要考虑生产和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如易燃、易爆、腐蚀等),使得优化设计参数增加及难度增大。对于卧式压力容器来说,壳体的厚度并不是决定于内压强度的。本文就卧式压力容器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优化卧式压力容器而提供参考借鉴。
1 容器概述
介质为油气、污油、H2S,最高工作压力为0.2MPa,最高工作温度为200℃。该容器的设计标准和现场自然条件见表1,容器主要受压元件标准椭圆形左、右封头,以及圆筒设计压力均为0.38MPa,设计温度为220℃,材料为Q245R(GB 712―2008),腐蚀裕量为3mm,焊接接头参数为1。
2 问题的提出
查看容器的计算书可以发现,壳体的内压计算厚度仅为5.8mm,而原设计方案壳体的有效厚度为10.7mm,故壳体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0.70MPa)远远高于设计压力(0.38MPa),壳体总体应力水平很低。很明显,原设计方案中,壳体的厚度不是由内压,而是由容器某些位置(如支座截面处或最大弯矩截面处)的局部应力(表2中符号说明见JB/T4731―2005《钢制卧式容器》)决定的。问题由此产生,能否通过优化结构设计,达到减薄壳体厚度的目的呢?
当壳体的轴向应力、周向应力或剪应力不满足许用值时,通常采用增加壳体厚度;改变鞍座型式;设置加强圈三种方法来解决:
原设计方案采用的是通过增加壳体厚度,降低壳体总的应力水平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也是目前大多数设计人员普遍采用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得到的壳体厚度往往较大,材料的性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和利用,不是优化的设计方案。
2.1 结构设计优化
1)改变鞍座的型式
鞍座的型式通常选用行业标准JB/T4712.1―2007《容器支座 第1部分:鞍式支座》,其中有轻型和重型两大类,轻型(A型)为焊制,120°包角,有垫板;重型(B型)按型式(焊制或弯制)、包角(120°或150°)及有无垫板分为BⅠ、BⅡ、BⅢ、BⅣ、BⅤ等五种。一般来说,卧式容器通常选用A型鞍座,换热器通常选用BⅠ型(焊制,120°包角,有垫板)鞍座。
可能是考虑到该设备是大直径的薄壁容器这一特点,原设计方案没有选用A型鞍座,而是选用了BⅠ型鞍座。但计算结果表明,选用A型鞍座与选用BⅠ型鞍座所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即选用BⅠ型鞍座并未达到降低应力、减小壳体厚度的目的。
查看表3的数据可以发现,原设计方案中该容器最危险的部位位于鞍座垫板边缘处,在压力试验工况下,圆筒周向应力σ6′为控制因素(应力值为169.03MPa,许用值为220.5MPa)。
影响σ6′大小的系数K6与鞍座包角有关,包角越大,K6越小,σ6′也随之减小。这也解释了选用A型鞍座与选用BⅠ型鞍座得到的壳体厚度是相同的原因,因为两种型式鞍座的包角相同。
故通过增大鞍座包角,采用BⅡ型(重型焊制,150°包角,有垫板)支座重新计算,壳体的名义厚度可以从14mm降至12mm,此时支座截面处或最大弯矩截面处的应力见表3。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虽然壳体的厚度减小了,但最危险的部位(仍位于鞍座垫板边缘处)在压力试验工况下,圆筒周向应力σ6′却降到了153.07MPa。表明采用增大鞍座包角这一措施可有效地减小壳体厚度,并改善容器的受力情况。
2)设置加强圈
虽然采用增大鞍座包角这一措施可有效地减小壳体厚度,并改善容器的受力情况,但此时壳体的有效厚度仍有8.7mm,故壳体最大允许工作压力(0.57MPa)仍远远高于设计压力,优化设计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如采用设置加强圈,能否有效改变这种情形呢?
加强圈的设置有三种不同型式,即在圆筒内鞍座平面上或靠近鞍座两侧设内部加强圈,或在圆筒外靠近鞍座两侧设外部加强圈。
通过计算,即使采用A型鞍座,如在圆筒内鞍座平面上设1个L180mm×14mm的内部加强圈,或在圆筒内靠近鞍座两侧各设1个L110mm×14mm的内部加强圈,或在圆筒外靠近鞍座两侧各设1个L125mm×8mm的外部加强圈,壳体的名义厚度均可降至10mm,相应的支座截面处或最大弯矩截面处的应力。
此时,壳体的有效厚度仅为6.7mm,属于正常的规格圆整,没有其他额外的裕量。壳体的厚度可同时满足结构总体应力和局部应力的需要,材料的性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和利用。
数据表明,无论是在圆筒内鞍座平面上或靠近鞍座两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