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定向运动中直线爬高穿越能力作用研究
PAGE \* MERGEFORMAT 6
大学定向运动中直线爬高穿越能力作用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野外定向运动中的识图环节里路线选择的分析,结合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理论,对比直线爬高和曲线平跑的优缺点,阐述直线爬高的效率,鼓励学生选择直线通过障碍,提高比赛成绩,从而锻炼下肢力量和肌肉耐力,使学生从定向运动中更显著地提高身体素质和识图能力。
【关键词】定向运动;爬高能力;识图能力;身体素质
1.引言
定向运动自从传入中国大陆之日起,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在现今的大学校园内,逐步成为一种时尚、流行的体育项目。因为该运动既是一种体力上的较量,也是技能的竞争,更是智力和心理的搏杀。
参加过定向运动的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选择:在清楚下一个检查点的具体方位的时候,到底是选择距离短但要爬高的线路还是选择距离长相对平坦的线路。这个问题其实需要结合地形和运动员本身的运动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众所周知,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在定向运动的地图中,相邻两个检查点之间都是用一条直线连接的。但是在通过实际地形的时候,不可能做到每个点之间都选择直线通过。因为,一般用作野外定向的地形不可能是一块平整的空地,其中有难以穿越的灌木丛、湖泊、山坡等复杂的地形因素。一般定向运动的初学者,往往都会在野外识图的环节里遵从“有路不穿越,能走平路不爬坡”的原则。这是因为初学者不管在奔跑能力和识图能力上都与专业运动员都一定差距,如果选择与这条原则相悖的方式,很容易在地图标定的地域迷失方向,从而不得不从新回到迷路前的地点确定方位,从而浪费时间,影响成绩。
然而,选择平路肯定会在奔跑距离上远远大于爬坡穿越。而且,依靠平路奔跑能力的提高来缩短完成时间相对于选择捷径来缩短完成时间要困难得多,所以本文尝试鼓励学生尽量少走弯路,能够穿越的地形尽量选择趋近直线通过。大学生在心理和形象认知环节相对于中小学生和中年人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果在识图环节做到相对准确的前提下,选择爬坡直线穿越的效果设想应该比选择平路绕道要好得多。当然,这不可避免地就要考虑到爬高量的因素和识图能力,学生的爬高能力和识图能力就在其中起到很大作用。
2.实验进程
通过对部分参与定向运动的学生进行试验,在校园野外定向练习中对测试者进行阶段性研究,分别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受试者100人,分为两组,每组50人。A组在练习过程中尽可能选择容易通过的道路曲线穿越,B组尽量选择趋近直线的爬高方式。经过为期近3个月,8张地图线路测试。最后统计分时间段完成人数比重得出以下结论:(由于每次测试线路不同,完成测试的总时间分段划分不同)
2.1初期实验结果
从图1可以看出,同样的地图,A组完成所花的时间比B组要少得多,排除身体素质的差异,可以得知,虽然B组的受试者在奔跑的水平距离上要小于A组,但是由于对地图的识别难度较大,而且对山地的复杂地形判断的方位感不强,所用的时间反而比A组的多。而且在实验初期,受试者的爬坡能力没等得到锻炼,对爬高量的增大适应性较弱,所以导致成绩较A组的差。
2.2 中期实验结果
经过近一个月的练习,进入实验的中期阶段。从图2可以看出,A、B两组受试者在完成时间上都有提高,但是A组显著提高的是中间时间段的人数比重,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部分学生帮助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在身体素质基数低的群体中,定向运动起到的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还是很显著的。然而通过图2中的右图可以看出,B组的学生在中间时间段和短时间段的人数较实验初期都有非常大的提高,在短时间段里提高人数更是显著。
2.3 后期实验结果
在实验的后期,对比前两个阶段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A组的短时间段的人数比重变化不大,前两期成绩差的人数比重迅速变成中时间段。这进一步可以说明,定向运动本身从锻炼身体的角度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有很大帮助,但是对本身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来说要完成突破似乎难度较大。然而从B组的测试结果来看,短时间段的人数比重甚至超过了A组的学生,这说明爬高这种方式对本身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提高更有帮助,而且在难度较大的地形中,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方位感。
实验后期结束之后,对参加实验的100名学生作了调查随访,A组的学生普遍反映采取曲线平缓的通过方式对检查点的判断较容易,但是自身觉得如果作为比赛考虑,奔跑距离的确很长,感觉走了较多的“冤枉路”。B组的学生普遍反映采取趋近直线爬高的通过方式难度较大,但是对识图能力来说提高更快,特别是在没有现成的道路的情况下对指北针的使用和对等高线的判断更容易理解。另外在锻炼下肢肌肉力量和耐力方面,此种方式更有效果。
3.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分阶段的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