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文化育人工作实践特征和本质
大学文化育人工作实践特征和本质
【摘要】大学文化育人工作本质上是一个实践性问题,文化育人的要素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基本内涵。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视角解析了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本质。大学文化育人活动包含实践的主客体、实践的各个环节、实现路径、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等,集中表征着育人活动的实践本质。
【关键词】大学文化 育人功能 实践
关于大学文化育人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将其视为一个实践的问题。众所周知,大学即文化,大学育人实际上可视为文化育人,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以文化来教育人培养人的过程,也就是“以文化人”,重在“化”。因此,文化育人的问题具有显著的实践特性,也只有将其作为实践问题去理解和建设,才能在文化育人研究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文化育人活动的构成要素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认为,人类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是关于对象的指向性活动,有实践活动的双方即实践的主体、客体以及实践的内容和实践的方式方法。大学文化育人活动是一种教育实践行为,通过多层面的教育实践,使大学人对文化进行“内化”和“主体化”,内化为大学人自身的思想、观念、认识、认同等,再反过来指导大学人改造自身、改造客观对象的实践和活动,从而形成大学文化新元素。
因此,如果单纯地从对象性活动中是否具有主动性、能动性来判断和区分主体、客体的话,那么,在由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构成的大学文化综合体被大学人认同、内化的实践活动中,大学人包括大学教师、管理服务人员、大学生等,他们是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实践主体,各种文化形式是实践客体,其所对应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制度、物质环境、学术氛围、校园文化等是实践内容。在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范畴内,大学人是实践主体,相关的精神文化形式、制度文化形式和内容是实践客体。
然而,如果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之间都存在相互的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影响与被影响关系,那么在行为文化的育人过程中,一方面大学人要作为行为文化的主角去构建或创造不同类型的行为文化,在创造过程中这些创造者是主体,文化是客体,而在创造出来的文化形式对受众即大学人施加影响和教育时,某种程度上说,似乎大学人又成为了实践客体,“人”与“知识”进行了角色互换。在物质文化与大学人的相互作用中,即使大学人主观上不去接受,但物质文化对他的影响也还是同样存在并发挥相应作用,只是受影响的大小、接受程度不同而已,这是诸如此类被动接受大学文化同化的人的群体,有可能转化为客体。①这也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学文化育人活动实际上也是一个主客体双向互动的过程,同时在一些环节和方面也是一个主体客体化(人的知识化)、客体主体化(知识人化)、主客体互相转化的过程。
文化育人活动的实践环节
文化育人实践遵从一般的实践过程和环节。大学文化育人的实践目标,就是大学文化建设形成一个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向上的育人环境,既有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环节的教化,也有润物无声的感染与熏陶,使身在其中的大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自主自觉地实现思想认同、行为规约和品格养成。大学文化育人实践活动通过主体即大学人、客体即大学文化之间的双向互动与融合,最终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效果和境界。那么文化育人活动的实践目标应是大学的办学目标,从知识和文化的层面上通过教师的传授和讲解,向学生传播科学、传承文明,而站在化人的高度就是培养人才,立足社会的高度就是服务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文化自觉。
文化育人活动的实践过程主要表现为具有能动性的大学人通过吸收、消化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方面的精神供养,一方面使其内化为大学人自身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另一方面创造出新的思想和文化成果,最终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发展完善了人自身,又形成并发展了新文化,进行了文化创新与弘扬。如通过一系列的思想道德理论课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领会和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生动的教育与感化,真切地体验这是什么,怎么样,应该怎么做,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文化育人的效果,就是通过对大学人实施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彰显育人的成效。文化育人活动的效果,是期望在文化育人活动结束或告一段落后,在短期上使学生认可或至少不排斥所传授的知识体系、文化理念等硬知识;而在长远目标上,理想的育人效果应该是知识和理念与人合二为一,硬知识经过人的消化、吸收转化为自身真实的认识和见解,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致影响和改变他人与社会,这也是文化育人活动的最高和最理想的境界。可见,文化育人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效果其实是遥相呼应的,只不过需要有参与实践活
文档评论(0)